月15日,MySQL首席执行官Marten Mickos首次到访中国,没有来得及欣赏中国的风景,他就向中国用户推出了MySQL Enterprise,高调进军企业级数据库市场。在此之前,中国企业级数据库市场几乎被甲骨文、IBM、Microsoft三家商业公司刮分。
Mickos其人
芬兰似乎是催生开源天才的理想国度。Marten Mickos虽然从一开始并不是开源的忠实信徒,1995年,当他的两位大学同学Michael Widenius和David Axmark创办了开源数据库公司MySQL时,他还曾嘲笑过他们的“疯狂举动”。然而两年后,Mickos加入了MySQL,并担任CEO一职。
同他的两位技术天才朋友相比,Mickos显然更具有商业头脑。他改变了原先只在互联网上有一搭没一搭向技术人员销售软件的做法,组建了专业化的销售队伍,并将公司搬到了美国加州。
众所周知,甲骨文一直对开源领域虎视眈眈,并且已经有所斩获。IBM和Microsoft对开源数据库厂商也有各自的收购“战略计划”和“军费预算”。这些厂商真实的收购目的,正是想以此收购开源数据库的市场份额。
这位倔强的芬兰人甚至拒绝了甲骨文的重金收购,并放言称“我们计划上市”,令拉里·埃里森怀恨在心。
而在半年前,MySQL宣布与中国开源软件提供商北京万里开源软件有限共同组建MySQL中国研发中心,高调进入中国市场。据万里开源总经理周群透露,短短几个月内,公司已经拿到了来自Siemens、ZTE的订单,为其提供MySQL企业级产品和服务。3月15日晚,结束了北京的“路演”,Mickos又马不停蹄地赴上海与和勤商谈具体合作事宜。
开源诱惑
尽管开源数据库,包括MySQL、Ingres和PostgreSQL,加起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少的可怜。但不可否认,他们正在市场份额和企业功能上都在迅速的增长。Mickos也坚信,商业市场正受到开源数据库的威胁。
尽管目前的开源数据库还不能在功能和处理能力方面追上商业级产品,但其价格的侵蚀力无法回避。据Forrester Research搜集的数据看来,开源数据库可以为企业节约大约60%的经费。这也令甲骨文、IBM和Microsoft等巨头的心态正发生着变化。
Marten Mickos告诉记者:“开源软件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从过去早期应用的技术尝试阶段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主流商业应用阶段。我们公司和相应的产品已经做好准备,来迎接这种市场的变化。”
以MySQL、PostgreSQL为代表的开源数据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所采用。在过去一年里,MySQL新增了超过2,500名新客户,其中不乏思科、飞思卡尔、惠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北电网络、路透社等等。
“我们希望更多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对开源软件更感兴趣,就像我们的行业业务伙伴Capgemini, Red Hat和 Unisys公司一样。”Marten Mickos如是说。
一个有意思的数字是,众多的MySQL网站访问者已经将其推至Alexa 500强的位置。这或许从侧面反应了MySQL的受欢迎程度。
成长的烦恼
继2005年10月份Innobase公司及其开源数据库InnoDB被甲骨文收购之后,2006年2月份,开源数据库厂商Sleepcat公司及其旗下产品BerkeleyDB数据库,也被商业数据库巨头甲骨文纳入怀中。
2006年9月份,随着MySQL 5.1.12的发布,MySQL去除掉了对BerkeleyDB存储引擎的支持。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也许是与甲骨文收购Sleepcat有关系,对甲骨文的一种变向的“反击”。
同时,随着开源数据库迅速增长的市场份额,已迫使甲骨文、IBM、Microsoft相继推出了免费数据库版本(对服务收费)。上述巨头都已对自己的产品价格打了很低的折扣,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向用户提供免费的、集成了“缩小比例”的高级功能的数据库产品。
最令MySQL头疼的或许还在于,这些主流厂商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在自己的产品中增加和支持了开源数据库现在所拥有的技术。甲骨文在花费3百万美元收购Innobase之后,在其基础之上发布了Oracel Database 10g Express的免费版本。而Microsoft也发布了“缩水版”的SQL Server Express。
此外,虽然开源数据库赢得了一些大客户,但分析人士指出:MySQL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通过很大的努力才争取到这些客户的。开源数据库厂商和产品如何在市场中转换自己的角色,把开源角色转换成商业角色?仍然持续自己的开源角色?扮演开源与商业的双重角色?都是MySQL成长中不可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