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最近,天津读者向热线反映,接到一些好像朋友或是身边人给自己发送的SMS,可是回复之后,却立即被通知自己加入了某某信息服务,而想要取消信息服务却困难重重。
最近,天津读者向热线反映,接到一些好像朋友或是身边人给自己发送的SMS,可是回复之后,却立即被通知自己加入了某某信息服务,而想要取消信息服务却困难重重。在颇有上当受骗之感的用户们看来,如果说以往“办假证”、“中大奖”等SMS是直白的陷阱,那么这些貌似朋友亲情祝福的SMS就更加令人难以辨认出它骗子的本性,人们稍一疑惑,就会变成他人的“摇钱树”。
“朋友的问候”有代价
“您的朋友为您点了一首歌,请拨打××××××12101来收听,”这样的手机SMS您是否也曾接到过?前不久,家住大港区的李先生接到这样一条SMS后,感觉好像是朋友的祝福,可又不知道是谁这么好心,花钱点歌还不留名字。心中暗自高兴的李先生原以为听歌是免费的,于是就连续拨打了两次电话,却始终没有听出点歌者的名字。越想越觉得纳闷的李先生最后打电话到有关部门咨询,这才发现刚才收到的SMS是从外地一个信息台发来的,而且信息费每分钟高达5元。此时,李先生的高兴化为心疼,没想到竟要为两首歌付出几十元的代价。
与这种“点歌”SMS相比,有些SMS的面孔更加令人迷惑。读者周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曾收到的SMS上说:“我叫小芳,很想认识你,咱们可以做朋友吗?希望你给我回个SMS。”周先生当时便意识到这是信息台骗钱的陷阱,当即删除,也幸运地躲过一劫。可是接到类似SMS的刘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大学毕业不久的刘女士曾接到很奇怪的SMS,内容是:“喂,最近过得怎么样?”因为看起来好像是老同学的问候,刘女士没有多想就回复询问:“你是谁?”结果没想到很快发回来的信息竟是:“您订制了交友服务信息,包月信息费10元钱。”莫名其妙的刘女士事后多次试图取消,但直到3个月后才停止了这项信息费。
回SMS一定要谨慎
“SMS陷阱”为何屡屡能让用户“失足”?记者辗转找到了一位正规信息台的经营者探询。在这位经营者看来,“SMS陷阱”之所以能够得手不外乎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SMS陷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换自己在人们面前的形象。它从办假证、卖假钞的所谓“广告型”,摇身一变就成了用户在某公司活动中被抽中大奖的“中奖型”,当手机用户对它以往的形象开始警觉时,它又更换了“伪装”,以不留姓名的朋友形象出现,或是问候、或是祝福、或是点歌,令用户再度迷茫。另一方面,这些信息台或是个人发送的信息收费并不是特别高,常常是每个月只有几元,所以用户针对“SMS陷阱”的警惕性不会很高。虽然被骗以后急于取消,但即使取消不了,用户感觉也不会损失太大,所以在回复SMS时才会疏忽大意。
对于“SMS陷阱”的现状,本市联通公司服务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本市几乎没有这样的信息台,现在他们对这种信息管理得十分严格,只要发现就取缔。但如果是通过联通以外的服务网络发送的信息,管理起来就会有一些难度。
本市移动公司客户服务部门表示,他们也曾接到过这种“SMS陷阱”的投诉,他们自己人也都收到过类似的SMS,然而管理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还是用户自己要擦亮眼睛,不要回复陌生人的SMS。此外,针对SMS内容和发布的管理问题,社会学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SMS群发系统在网上已经很容易买到,由于成本低、利润大,只要从一个用户身上赚到几毛钱,一个月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从业人员不在少数。然而SMS可以算是最快捷的媒体平台之一,一旦由于疏于管理,而被某些人利用,发布一些不良的信息或是虚假的预报、警报、通知等信息,令广大手机用户信以为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应当呼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规定,对那些向公众发布的信息进行约束。
转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