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男青年对中国女大学生一见钟情,无奈流水有情,落花无意。从汉城到武汉,三天的奔波,只见了心爱的姑娘一个小时,虽遭拒绝,但他不后悔,带着希望笑着而来,带着希望笑着回去。
采写: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毕云
讲述:李仁硕(韩国)
性别:男
年龄:34岁
职业:教师
学历:英语学士
状况:未婚
那天白天很累,所以晚上很早就打算休息了,正准备关手机时,来了读者的电话,是武汉大学的几名学生,带着一位韩国男子,他们要帮那位韩国男子讲述他追求中国姑娘的浪漫故事。他被中国姑娘拒绝了,第二天就要回韩国,所以他们恳求记者一定牺牲一下休息时间,无论如何在当天夜晚给他一个讲述的机会。
虽然很累,但想到那位痴情的韩国男子也许此生再也不会来武汉,我强打起精神去跟他们会面。
李仁硕就像是从韩剧里走出来的男主人公,高大,帅气,温和,谦逊。我们的交流主要是由李仁硕讲韩语,间杂用英文。李仁硕总是一脸谦逊的、腼腆的笑。武汉大学的朝鲜族学生安洁在我和李仁硕之间充当翻译。
延边一见钟情
我的家在韩国汉城附近一个叫“城南”的小城市,我在那里的一所学院做英语教师。
在韩国,像我这样大龄未婚的男青年很多,因为大学毕业后要服兵役,回来要努力工作为结婚打下物质基础,一晃就到了这个年龄。因为结婚要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所以,结婚对我们来说是慎之又慎的一件事。我对婚姻的理想就是通过相亲娶一位中国姑娘做妻子,而且要志同道合,有爱情。
我问他为什么对中国姑娘情有独钟,韩国的姑娘们多漂亮多温柔啊。他一边笑着一边以摇手做解释。
也许韩剧给你们一个错觉,认为韩国姑娘都美丽温柔,事实是,现实生活中多数的姑娘很像电影中的“野蛮女友”,很强势,动不动就要“休掉”丈夫,所以,我想找一位温柔的中国姑娘做妻子。
今年8月,我来到中国吉林延边相亲。在那里我遇到了美丽的菁菁(化名)。我是8月2日凌晨3点到达延边的那家宾馆的,半夜里给我打开房门的就是菁菁。
菁菁是那么美丽,让我眼前一亮;她又是那么有礼貌,让我心里一阵温暖。菁菁不是真正的服务员,她今年22岁,是武汉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家在吉林延边,因为家庭比较贫困,利用暑假在宾馆打工。
韩国一个月相思
我在延边整整呆了一个星期,每天都要在中介的安排下见很多女孩,可是没有一个让我有感觉。我的脑子早已被菁菁的倩影占满了。
我找机会跟菁菁讲话,我们用英语交谈,交流完全没有障碍。菁菁的每一个眼神都那么令我激动,这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一种神奇的感觉,虽然我已34岁,相过很多次亲。
跟菁菁一起做服务员的一个女孩很活泼,很善良,她看出我很喜欢菁菁,便故意大大方方地给我和菁菁拍了一张合影。
李仁硕把数码相机拿过来,翻出照片给我看。菁菁确实很漂亮,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长发扎成马尾巴,气质很端庄。据李仁硕介绍,她身高有166公分。这样的一个女孩,怎能不让正在寻找合适未婚妻对象的男子动心呢?
8月7日,我必须回韩国了,在回国的前一天,我用英文给她写了一封信。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还把信的内容花了整整半天时间背诵下来了。当我紧张地将信交给菁菁时,她很惊讶;我开始在她面前背诵那封信时,她更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她大方地说了声“谢谢”。然后我们匆匆告别。
李仁硕把那封英文信的底稿给我看,大致内容是:自从我一看见你就很喜欢你,我无法忘掉你那美丽的身影。
回国后,我脑子里全是菁菁的影子,我打电话给在延边认识的一个男大学生,请他帮忙买鲜花送给菁菁。因为菁菁没手机,我便打那男生的电话叫菁菁接听。菁菁的回答让我很沮丧,她说:感谢你送的花,但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我有男朋友了。
我好伤心,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拿着相机反复看照片里的菁菁。后来我又往延边打过几次电话,每次菁菁都是同样的回答。我有些不相信,我觉得她是认为我们之间有文化和年龄的差距,所以拒绝了我。
8月22日,菁菁离开延边那家宾馆,回武汉上学了。虽然吉林延边也离我很远,但总感觉似乎随时还可以找到她,而这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我心里有一种恐慌。
武汉一小时约会
熬到9月中旬,我再也熬不下去了,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去中国,找菁菁,再次当面向她表白。
9月18日是中国的中秋节,也是韩国的中秋节,在韩国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我向父亲撒了个谎,于那天中午飞到了武汉天河机场。
我除了知道菁菁在武汉大学的一个信箱号,其他一无所知。下午找到武汉大学之后,我才知道武汉大学原来是那么大,有好几个校区,仅仅知道一个信箱号是很难查找一个人的,而那天是周末,学校收发室又没人值班,更没法通过信箱找到菁菁了。
李仁硕通过小施等同学的帮助,终于将菁菁的住址框定在两栋楼的范围内,剩下的便是捧着鲜花站在路边“守株待兔”般傻等了。
一旁的几位同学说,李仁硕那花篮是从韩国订做了带过来的,在武大校门口买了鲜花插进去的。因为他觉得韩国的那种花篮特别精美。李仁硕又是笑眯眯地从相机里翻照片,他居然把那捧鲜花拍成照片留存了。
我捧着鲜花在校门口耐心地等着,我相信一定会等到菁菁。到了傍晚六七点的时候,奇迹终于出现了:菁菁有说有笑地和一帮同学走出校门,她穿着漂亮的连衣裙,长发挽起,比在延边打工时更妩媚了。我激动得心怦怦直跳,生怕她一下子走掉了,赶紧冲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菁菁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用英文问我:“你太让我吃惊了,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我说:“我就是为你来的呀。”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我问她晚上有没有时间,她说要跟同学们一起去玩,没有时间,说完便捧着花匆匆走了,留了她同宿舍同学的一个手机号。
第二天,19日,是星期一,我在校园里等了整整一天,也没见到菁菁,到晚上11点多,我终于忍不住打她同学的手机找到了她,菁菁在电话里答应第二天下午校门口相会。
今天下午1点,我和菁菁在校门口的草地上聊了大约一个小时。我还是那个态度,希望菁菁给我一个机会;她也还是那个态度,明确地对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她有男朋友,而且他们感情非常好,她决不可能再考虑其他人。我说想跟她一起吃晚饭,她推说功课忙没时间婉拒了。
我给菁菁讲了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失败了1000次,我说我才失败两次,我不会放弃的。
分手的时候,我对菁菁说:只要你还没结婚,我会一直努力的。菁菁说,你如果再来,我不会见你了。
多情总被无情恼,我有点替李仁硕伤心,但他一直是笑着的。他说他不会放弃。一旁的小汪同学说,李仁硕已经向校门口的那家花店预交了买花的钱,回国后他将从韩国订做12个花篮寄过来,让花店每周二给菁菁送鲜花,连续送三个月。
我问李仁硕,你这趟中国之行,花了三天时间,只见了菁菁两面,一次几分钟,一次一小时,而且她对你很不热情,你是否后悔?他还是那样温和地笑着说:“我不后悔,看见她就够了。而且,我很幸运地认识了你们这几个友善的中国朋友。”
编辑张庆手记:恋爱是自己的事
徐静蕾导演尊崇的一句话“我爱你,与你无关”,放在这个故事后面,非常合适。
有一种感情,不求回报,只求付出;不求结果,只求过程。在追逐自己喜爱的异性的过程中,自得其乐。
恋爱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无论是否能白头偕老。
我爱你,你也正好爱我,当然胜却人间无数。我爱你,而你不爱我,也没关系,连牛仔裤都还有Levi’s和Lee可以选择,何况适龄青年呢。
年轻时,总要做几件疯狂的事,不然真辜负大好年华。千山万水追逐可爱的姑娘,可算是其中一桩。勇气可嘉,精神可嘉。勇往直前的信念,再加上输得起的心态,即使不是追女孩,也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所有幸福,全部依附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一旦依赖坍塌,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你正爱得热火朝天,也请记住:恋爱,始终是你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