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记者马冀 通讯员唐昱
讲述:顾辛(化名)
性别:男
年龄:25岁
学历:硕士
职业:学生
时间:9月14日上午
地点:楚天都市报一楼大厅
我要顾辛(化名)在电话里先简单说一下他的故事,听到一半,我已经决定放弃这次讲述,因为年轻的男孩女孩分分合合本是这个年龄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就在我准备结束这通电话的时候,顾辛的一句话震动了我:“我并不是那么在乎她和那个男人……因为我爱她,何况,每个人都会做错事的。”他那因爱而生的宽容,让我在电话这端颇受感动,我问他:“你什么时候有空来报社呢?”
喝白开水的浪漫
初见面时,顾辛有一点点拘谨,但书卷气让他多了几许闲定,给人的感觉是踏实而诚厚。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安心,因为它们那么地澄澈见底。
我来自山东,父母都是农民,我后面还有两个弟弟,家庭负担很重。这使得我从考上大学,就万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所以,我拼命读书,以尽可能争取高额奖学金,这是我唯一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的事,至于其它,那都是奢望,包括爱情在内。我很清楚爱情的基本条件,不是我不信这世间有超越世俗偏见的真爱,而是我不想哪个女孩因我而受苦。
可是,爱情还是不可阻挡地降临了。大三时,邻班的一个女生引起我的注意。她并不漂亮,可是给人一种恬静安详的感觉,和我心目中隐约的那个恋人形象很相符。我对她的好感无疑是一个危险信号,我一意识到它的出现,就把它打压下去,我把这份好感与想和她认识的冲动都深深埋在了心底。可是,好心的室友却看到了我的压抑。
一天傍晚,刚吃过晚饭,室友过来神秘地对我说:“有个女孩在楼下等你!”这简直不啻于一个惊雷,我连忙跑到窗口往下望去,果然!我有点喘不过气来了。我回头看看室友,大家都在撺掇着。我心头砰砰直跳,回身再定睛一看,简直要晕过去了,那个站着等我的女孩竟是丽珊(化名),那个我心仪已久的邻班女孩!当然,她不会主动来找我,而是我热心的室友知道我不敢表白,所以帮我约了她一起看电影。
这是我俩的第一次约会。丽珊目不转睛地沉浸在电影里,而我一会儿看她,一会儿看银幕,什么也没看好。我心里喜洋洋的,我确定自己是真的喜欢她。与此同时,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追求她,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我以一个非常笨拙的办法开始了对她的追求。当时,丽珊在读双学位,每天都要自习到很晚。我不知道她会在哪间自习室里,所以,每天快下晚自习时,我就要找遍教学楼,直到找到她的自习室,然后站在门口等她出来,再送她回宿舍。就这样,天天等,天天送,终于有一天我牵上了她的手。
我没有钱,不能像别人谈恋爱那样,经常请自己的女朋友吃饭看电影。好在丽珊也从不嫌弃,我们去的最多的是施洋烈士陵园,因为那里不用买门票。只要两个面包,两瓶水,我们就可以在那里消磨一整天。
“虽然那时物质上我们一无所有,可是我们有爱情,有了爱情,就是喝白开水也觉得是浪漫的。”顾辛一脸阳光,让人觉得爱情的天空将永远晴空万里并且不杂一丝云影。
“那时她最喜欢在我耳边唱一首歌,是陈明的《幸福》,当时我觉得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是陈明的《幸福》吗?我记得这首歌的歌词说的是‘我曾那么接近幸福’,这是最后没有得到幸福的意思。”
听了我的话,顾辛有些错愕,但旋即叹了口气说:“也许吧!当时只觉得这首歌好听,也没有在意这些。当你听自己喜欢的人为你唱歌,无论她唱什么你都会觉得甜蜜。”
大雨里我站了一夜
快毕业了。我顺利考取了研究生,而丽珊则忙着找工作。那个暑假,我没有呆在老家,而是赶回武汉陪她去报到。可是,单位不肯接收。丽珊急得直哭,我鼓足勇气跑去求人事科长。我说,我们都是外地的,希望能照顾一下,并且我向他保证,丽珊是个勤奋努力的好女孩,她一定能胜任今后的工作。不知是被我的真诚打动还是他其实也觉得丽珊不错,他竟同意了。我和丽珊都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我们共同闯过的第一个难关,这让我们对克服今后的困难增添了许多信心。
那年国庆节,丽珊带我回家了。我很拘谨,善解人意的丽珊给了我很多照顾,帮我挡了很多难题。那个晚上,她睡不着,我们一起坐着说话。说了很多,全是对未来的憧憬,我甚至觉得第二天,丽珊就将成为我的新娘。
顾辛绞着手指,用力之下,指关节都绞白了。我们都有过那种经历,曾经那么接近幸福,可是不知是谁的手,轻易地就将那幸福掳走。
从她家回武汉后,丽珊显得心事重重,却又不肯和我说。后来她喜欢上了网络,常常在QQ上聊得不亦乐乎。我曾问过她,她说都是些异地网友。丽珊性格内向,朋友不多,我想如果她能在网上交到好朋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读研二的那年国庆节,我再次去了她家,这次气氛明显地不好了。后来丽珊断断续续地跟我说,其实,她的家人对我一直都是不满意的。为人父母都是一样的,总担心女儿将来会受苦,到底我家太穷了,他们觉得还是分手比较好。我心里很痛,可是我愿意尊重丽珊的选择。她说,她早就做出了选择,那就是和我在一起。我很感动,我要为她打拼,我决定考博。
陪她的时间少了,但我还是尽可能抽空去看她,但丽珊对我却不像从前那么依恋了。甚至当我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去看她,她却让我一个人在她宿舍看书,自己则跑去隔壁同事那里上网。
终于有一天,丽珊在电话里跟我说,她对一个网友有了好感。我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呼吸也困难了。丢下电话,我直奔她的住处。那晚,下很大的雨,我却忘了带雨伞。
到她单位宿舍楼下时,她窗口的灯还没亮,我只好等在楼下。九点多,她回来了,可是身旁多了一个陌生男子。那人随她上了楼,之后,我看见他的衣服晾在了阳台上,我知道他今晚不会走了。
“就这样,我在她楼下站了一夜。直到天明,那人走了,我才返回学校。”顾辛说这段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密云不雨。
反反复复分不了
中午我给她打了电话,告诉她昨天晚上我看到的,但我没有说我在她楼下站了一夜,我怕她内疚,我不想让这件事影响我们的关系。丽珊哭了,她说她从没想过要和我分手。我说如果她能和那个人断了,我也就不再追究。
我打断了顾辛,我说我不能想像你只是在楼下站了一夜,而不做任何事。他有点艰难地笑了笑,可是心底的抽痛却明显地呈现在眼底,“当时我在楼下徘徊,我也想冲上去。可是,回头一想,事情真闹大了,她还怎么在单位待下去,当初为了进这家单位,我们那么努力。我很愤怒,可是,我不能伤害她。”顾辛说得朴实平静,我听得恻然。
我提出把那个男的约出来,当面跟他讲清楚。结果,见面后,那个男的说他不放手,我就跟丽珊说,我尊重你的选择,丽珊只是沉默。最后,我一个人走了。
过了几天,丽珊给我打电话,说她还是觉得我好。我决定和她重新开始。那段时间她很体贴,她让我相信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8月20日,我陪她看电视,她的电话响了,接完电话,说要去隔壁同事那办点事,就匆匆走了。半个多小时过去,也没见她回来,我预感不妙,就去她同事那里找她,但同事根本不在宿舍。
她回来后跟我说,我们还是分手吧。我说你这次可要想好,分了我就不会再回头。她说“破镜不能重圆”,在一起也会有阴影,还是分手吧!我接受了。
9月3日,为新学期忙碌的我又接到她的电话,她说了很多往事,也勾起了我对从前的回忆和眷念,她说常常想起我,我的心又一次被融化了,答应和她言归于好。
可几天后,我去她宿舍看她,她不在,我又一次徘徊在她楼下。十点多钟,我再一次看见她和那个男人一起回来。
“这几天我心情很不平静。虽然她反复无常,但是我知道,到现在为止,我依然爱她,可是为什么我心里那么难受”,顾辛清澈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阴影,那是对未来的怅惘么?“我不知道如果这次我依旧原谅她,是不是下次她还会骗我?”
顾辛起身告别,他告诉我他就快毕业了,希望拿到学位后能够去广州工作,不是想赚很多钱,而是想换一个地方,他不想让自己总是触景生情。“我怕我不能对她像从前那么好了”,顾辛回头看我,我却看不到他眼底。
【记者手记】最低标准
俗话说:“无规矩不以成方圆”,而所谓规矩,说到底,指的是一种标准。在社会生活中,标准广泛存在,从买菜做饭到国际事务,哪一样是随便得了的。生活不能没有标准,有标准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选偶择伴是终身大事,当然更离不开标准了,而且此类的标准通常都是有最低的,没最高的。比如丽珊的父母希望女儿能找一个家里负担少,经济条件好的男朋友,这是一个最低标准(这也是现在很多家长的最低标准);丽珊自己的最低标准也容易想到:这个男朋友应该是经济条件不差,同时对自己死心踏地,值得托付。然而不幸的是,丽珊遇到的人中,都只得两项中的一项。顾辛虽然老实可靠,到底家庭包袱太重;另一个人大概家境不差,可对丽珊的感情打不了保票。
拿不定主意的人最可怜,丽珊在两个人之间犹豫彷徨,反复无常,连带着顾辛也受罪。
其实,“无规矩不以成方圆”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什么样的规矩决定了最后会画出什么样的方圆。倘若这规矩常常变化,我敢断定画出的一定是个奇形怪状的东西,那还真不如没有规矩画出的图形来得朴实自然。
最后想补充一点,这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争取,唯有真心可遇而不可求,这是生活给我们每个人定的一个最低标准,也是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