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劲风:加快业务创新 为社会信息化做贡献
2006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于11月16日-17日在香山金源饭店举行,本次会议中,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电信业的创新与发展,Sohu.com IT对论坛进行了现场报道,以下是中国卫通集团副总经理吴劲风的演讲实录。
吴劲风:我来自中国卫通,很高兴参加这次大会。我先谈一下我们的认识,信息化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第一个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中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和谐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第三个方面扩大信息的公开、改善公共服务,政府网站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窗口。
第二个方面是产业改造,节能增效,国民经济化的推进对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银行、交通、旅游、物流和贸易等领域,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和电子商务运用的普及,加速了中国服务业的质量。社会管理增进和谐,我们教育、文化、公共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灾害预警等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和促进作用。
第三个方面我们认为信息化的普及,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信息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中部地区。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资源,我想我个人的感受还不是很深,从最近发生在北京郊区和西安郊区的大白菜事件和芹菜事件使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我们北京郊区的大白菜和西安郊区的芹菜,农民种得过多,卖不出去,要从地里收回来,卖不出去还不如在地里烂掉,还没有工钱。
我今天看报纸也惊动了西安的政府。这个事情还看到了ChinaMobile的参与,一方面解决了农民兄弟的困难,同时让我们感受到ChinaMobile的温暖,特别谢谢李总。这个事情我理解它不是没有通信手段,而是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信息。在边缘的农村这个问题就会有多么严重后果。
下面汇报一下中国卫通的思想。中国卫通是一个基础运营企业,当然是最小的一家。它担负着国家空间通信安全方面的任务,是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一支力量。主要有几个任务要完成,是为中国通信网提供安全,肩负着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应急的一些通信保障任务,担负着广告电视、节目的传输,通过高分辨率的测量为国际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卫星通信有这样的特点,技术特性不受地理的影响。我理解通信卫星无处不在是一定能够有所贡献。另外在广播电视方面,一点到多点,能够适应抗击灾害,机动保障和我们城镇化的需要。与其他的手段相比,推动信息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卫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们并购了九号卫星,是第一代的直播卫星,是从法国阿尔法特订购的,明年十月份会升空。这个卫星可以提供到150到200套的标准信息和高信息的电视节目。接受家庭用0.45到0.65的天线可以清晰的接到这些节目。2008年的奥运会和数字媒体多媒体的广播也会使用到这个卫星,这是我们第一方面的工作。
第二个方面是完成工程任务,服务边远地区的广大农民。我们作为一个运营商,我们力所能及的,承担了一部分信息产业部下达的工程任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四川甘肃、内蒙三个省实施了村通电信的任务。我们卫通它的生存点在哪,如果在边远的农村地区我们都无所作为的话,社会将怎么看待我们,政府将怎么看待我们。虽然我们现在很困难,但是我们要求信息产业部给我们增加了一些任务量。
另外一方面也是李总提到的,我们完成了我们自己承担的义务以外,我们还给老大哥--大的运营商提供一些服务。在边远的地区,我们提供一个卫星的连接,为我们老大哥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的现在完成他们的任务。所以我这一两年来在李总的关怀下,是十分的认真和百倍的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我们还要谢谢ChinaMobile。
另外在山东潍坊安装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建起来,是服务农村的信息。第三个方面我们大力提升城市应急管理项目。经过近两年的技术和商用的实验,我们已经初步摸索到了一个商业的模式,并且在上海、天津、南京、潍坊建立了数字集群的数字网。为上海的F1赛事、天津的37国会议等等提供了通信方面的保障,得到了组织单位的高度的赞誉。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预警体系,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机制,这是各级政府的非常重视的一个热点。
我们的服务平台还提供安全监控,天气预报。另外我们和另外的几家制造商、研究机构一起来参加一些研发的项目。第五个方面我想报告一下宽带的运用。目前我们正在实验引进一套能够主要支持互联网宽带接入的卫星通信系统。它的特点是快速灵活的为用户,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用户,提供话音、多媒体的服务。
这个是配合我们村通工程和西部开发战略为广大的农村边远地区提供服务,为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和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我们想做一些工作。这些业务会在明年正式推出。综上所述。中国卫星集团愿与社会各界一道继续通信卫星的业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工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