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太多唱衰WEB2.0网站的新闻稿,有来自国内、国外,无一例外矛头指向WEB2.0网站,我认为没有必要。WEB2.0网站是目前互联网用户做喜欢的网络形式,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或者说没有更受用户喜欢的网络模式形成之前,WEB2.0网站将慢慢蚕食WEB1.0网站的市场份额和用户份额。而90%的相关公司可能消失这个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必然,不值得大家关注,最终的整合势在必然,但整合并不是痛苦的,相对于整个WEB2.0网站前景来说,只是锦上添花,WEB2.0网站将会因此而走得更远,赢利模式也更成熟。
唱衰WEB2.0网站的主要原因莫过于目前大多数WEB2.0网站没有直接的赢利模式,未来不久的1个月左右,互联网的这个观点将不复存在,因为他们将看到以前的判断错误。作为WEB2.0网站网站,和论坛类似,天生就具备了其独特的赢利模式。内容为王和用户为王在WEB2.0网站的最大特色,不敢想象在天河电脑城卖不出电脑,因为巨大的人流和商品资源成为广州人甚至华南地区选择PC产品的首选,WEB2.0网站也一样,关键在如何利用这些用户而不是什么广告赚钱啊等,广告对于任何一家网站,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类比电脑城的英里模式,就是WEB2.0网站赢利的出路。
转载原文:
Web2.0大潮行将衰退 90%相关公司可能消失
转自新浪科技频道
导语:北京时间4月14日,国外媒体发表分析文章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生活搬到互联网上。通过新兴公司提供的免费工具或服务,他们可以完成很多日常活动。然而,在产品免费的前提下,这些新兴公司能生存多久呢?
用户可以通过新兴公司提供的网络工具和服务完成很多日常活动,例如通过Eventful或Upcoming保存社交日历,通过Gootodo安排日程表,通过Box.net存储有价值的文档,通过Newsvine阅读或撰写新闻,通过YouTube或JumpCut查找视频,通过Diigo创建和共享网络书签,通过Odeo创建播客和音频备忘录,通过Wordpress或Xanga发布博客,以及通过Flickr或Buzznet共享照片。这些工具或服务全部免费,而且仅仅是“网络生活”列表的一小部分。
通常情况下,提供新型网络服务的新兴网站大量涌现的现象被称为“Web 2.0”。对于网络用户而言,Web 2.0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产品免费的前提下,这些新兴公司又能生存多久呢?也许不会太久。原因很简单,很多Web 2.0公司都同上世纪90年代末的大多数网络公司一样,缺乏可盈利的业务模式。
一般来说,关联广告是Web 2.0公司的最主要营收来源。但分析人士预计,Web 2.0公司通过Google AdWords等广告系统获得的网络广告营收,仅仅相当于网络服务器硬件支出。因此,一些行业观察人士认为,未来12到24个月内,将会有很多Web 2.0公司被迫退出市场。当然,Web 2.0大潮消退并不会带来互联网泡沫破碎那样的巨大影响,因为Web 2.0公司并没有获得太多的风险投资,员工人数也相对较少。此外,即使一家Web 2.0公司以失败告终,但它的技术还在,因此可能会被规模稍大的公司收购,从而引发新一轮行业整合。
然而,网络服务已经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趋势。分析人士预测,现在已经有300多种网络服务,甚至更多。数字媒体新闻网站PaidContent.org的编辑拉法特·阿里(Rafat Ali)表示,由于服务数量过多,而用户相对较少,因此有些服务将很难继续维持。他说:“两年之后,也许会有90%的Web 2.0公司消失。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因为我们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但无论如何,这些公司的创新都将会留下。”
之所以会出现Web 2.0公司过剩的局面,主要因为开展网络业务的“门槛”相对较低。例如,通过创新应用Ruby on Rails,几名程序员就可以打造出高级网络服务,成本只是网络服务器硬件和互联网带宽。SoftTech风险投资咨询公司合伙人杰夫·克拉维尔(Jeff Clavier)表示:“只需每月投入100美元到200美元租借一台服务器,编写一个Web 2.0应用,并为它起一个名字,就完成了Web 2.0网站的创建。”
广告、推出收费高级服务或收取会员费用都可能成为Web 2.0公司的生存之道,但目前大多数公司的业务模式都基于关联广告建立。克拉维尔认为,处于创始阶段的公司不应将Google AdWords等广告系统视为赖以生存的营收来源。他说:“依靠广告并没有错,但新兴公司必须明白,AdWords无法让它成为一家大公司。”
阿里认为,Web 2.0公司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是吸引大公司的兴趣,并最终将自己出售。例如,Flickr、Delicious、WebJay、Konfabulator和Upcoming都已经被Yahoo!收购;其二是尽量吸引更多用户,取得市场领先优势。例如,YouTube已经在视频下载市场站稳脚跟。当然,Web 2.0公司也可以同时朝这两个方向发展。例如MySpace已经拥有5000多万名用户,但去年7月被新闻集团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