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息产业部《关于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工作第三阶段受理情况和选择代码安排的通知》中披露,从今年7月31日起只有768家SP(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向信息产业部递交了新统一服务号码的申请表格,仅占SP总数的5%。在北京市场内,200多家此前获得牌照的SP只有70家左右向信息产业部递交了申请。
这也就是说有近95%的SP厂商将极可能退出市场,这说明信息产业部数次改革的确起到了净化市场的作用,大部分投机者退出了市场,而持健康心态的SP厂商将坚持下去,加速转型的步伐。
大部分投机者被打击
中国SP产业的发展只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数据显示,在截至2004年年底,这个数字仅为9000家左右,而一年时间不到,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18400多家增值服务公司,其中86%在信息服务业,全国有1.6万多家俗称SP的企业,包括跨地区经营的1052家。
但是这种飞速的发展并不是建立在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而只是一种畸形繁荣。 很多SP厂商采取利用平台系统的漏洞以及系统后门以及强制定制等恶性手段来赚取暴利,但是由于这种过激的行为并没有给SP厂商带来多长的快乐时光。
无论是2次确认还是最近的用户免证投诉,都给不良SP厂商以毁灭性打击。
2次确认使得不良SP强制用户订阅业务的可能性大减,营业收入猛降,一家SP总经理就坦承,“我们对数万个用户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2次确认后有98%的用户不会再续订,SP(电信增值服务)离全行业关门不远了, 最长42天的免费业务体验期加上2次SMS提醒,已经基本上封堵了不良SP强制用户订阅业务的可能性!”
而最近的用户免证投诉,更是使得不良SP厂商的赔付支出大增,由于新规称用户对霸王SMS的投诉,运营商和SP如果提供不了免责证据,就将被视为违规。而不良SP厂商只得为自己的行为赔付。
所以随着SP治理工作的开展,对不良SP厂商处理愈加严格。 据称,SP治理工作开展至今,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共处理327次违规行为,处罚企业227家。电信基础运营商处理的违规企业达453家,对规范SP市场,肃清违规行为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共2页。
加速转型的步伐
而对于剩下的占SP总数的5%的SP厂商来说,加速转型的步伐在所难免。
第一条道路,以并购求发展
随着市场的发展,小的SP被淘汰,大型SP厂商可以以并购求发展,可以通过并购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削减成本,以及扩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据易观国际报告称,目前国内前十位SP已经占据56%的市场份额,70%以上中小SP的收入结构中30%左右的比例来自于不规范的灰色收入。随着管制政策的逐步深入,SP的灰色收入被不断压缩,领导者的市场地位会愈加巩固,被淘汰出局者的市场空间会被领导者分食,“强者恒强”的局面会逐渐显现。
第二条道路,加快与CP融合步伐
单纯的作为SP的意义已经不大,而加快与CP融合的步伐,如业界所认为的,转型的出路可以根据大小SP不同而论。适者生存,拥有内容优势、稳定用户流量和技术的SP才能成功转型。小SP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业务和产品开发能力,将来很难生存。他们如何转型?还不如干脆转做CP,专心做内容。获得优质的内容支持,开发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才会长期生存下去,
如一些音视频以及游戏服务。根据预测, 2006年中国手游市场容量将会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两倍。而2008年中国手游市场将会达到4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如世嘉、育碧等游戏厂商都已经纷纷在发力手游市场,这意味着手游市场手游极有可能成为下一座金矿。
第三条道路,加强品牌建设,树立差异化优势
虽然SP都得与运营商捆绑合作,但是这并不表示品牌不重要,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SP一样可以树立高端的SP品牌,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所以有近95%的SP厂商将极可能退出市场,SP厂商数字锐减并不是件坏事情,这只是说明游戏规则在完善和健全,手机用户仍然有需求需要满足,借用一位网友的说法,现在留下来的肯定都是行业的精英,行业中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群,那些指望依靠不择手段发财致富的SP迟早会出局,我们仿佛看到了行业从SP1.0到SP2.0逐渐演进的曙光。共2页。
加速转型的步伐
而对于剩下的占SP总数的5%的SP厂商来说,加速转型的步伐在所难免。
第一条道路,以并购求发展
随着市场的发展,小的SP被淘汰,大型SP厂商可以以并购求发展,可以通过并购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削减成本,以及扩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据易观国际报告称,目前国内前十位SP已经占据56%的市场份额,70%以上中小SP的收入结构中30%左右的比例来自于不规范的灰色收入。随着管制政策的逐步深入,SP的灰色收入被不断压缩,领导者的市场地位会愈加巩固,被淘汰出局者的市场空间会被领导者分食,“强者恒强”的局面会逐渐显现。
第二条道路,加快与CP融合步伐
单纯的作为SP的意义已经不大,而加快与CP融合的步伐,如业界所认为的,转型的出路可以根据大小SP不同而论。适者生存,拥有内容优势、稳定用户流量和技术的SP才能成功转型。小SP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业务和产品开发能力,将来很难生存。他们如何转型?还不如干脆转做CP,专心做内容。获得优质的内容支持,开发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才会长期生存下去,
如一些音视频以及游戏服务。根据预测, 2006年中国手游市场容量将会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两倍。而2008年中国手游市场将会达到4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如世嘉、育碧等游戏厂商都已经纷纷在发力手游市场,这意味着手游市场手游极有可能成为下一座金矿。
第三条道路,加强品牌建设,树立差异化优势
虽然SP都得与运营商捆绑合作,但是这并不表示品牌不重要,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SP一样可以树立高端的SP品牌,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所以有近95%的SP厂商将极可能退出市场,SP厂商数字锐减并不是件坏事情,这只是说明游戏规则在完善和健全,手机用户仍然有需求需要满足,借用一位网友的说法,现在留下来的肯定都是行业的精英,行业中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群,那些指望依靠不择手段发财致富的SP迟早会出局,我们仿佛看到了行业从SP1.0到SP2.0逐渐演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