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接连收到山西省多位人士反映,他们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家中的固定电话被网通开通了一个名字叫“丽音信使”的增值服务。对此,网通10060热线的工作人员解释称:“‘丽音信使’是山西网通针对固定电话用户开发的一项增值业务,对固定电话用户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如果主叫方选择按键功能,会对其按市话进行收费。”看来,“丽音信使”业务也是有偿的。山西网通在固定电话户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 “丽音信使”业务的做法,有没有尊重用户意见呢?
无独有偶,笔者最近也遭遇ChinaMobile的“强奸”。笔者是ChinaMobile“动感地带”品牌用户,一天,一位自称是移动工作人员的小姐打电话通知笔者试用“手机报纸”这一增值业务,并且“善意”的提示我该业务可以免费试用到该月月底。“手机报纸”业务通过彩信的形式发送到手机上,每天早、晚各发送一次,不堪其扰之下想通过移动网站的自助服务关闭“手机报纸”业务。孰料到,登录到ChinaMobile网站的自助服务时,业务列表中却没有“手机报纸”这一业务。找不到取消方式只能做罢,一不小心到了“手机报纸”的收费时间,就这样,笔者为移动“手机报纸“业务买了一个月的单。再次登录ChinaMobile网站自助服务时,蓦然发现业务列表中已经有了“手机报纸”这一业务。想到ChinaMobile打着试用这一“善意”的旗号让用户试用新业务,以及山西网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固定电话用户开通“丽音信使”业务事件,笔者不禁要高呼:电信增值业务千万不要忽视民意。
电信基本业务已经趋于饱和,增值业务成为电信运营商寻求业绩突破的一条捷径,这也不难理解一些电信运营商在推广增值业务时会打擦边球了。从山西网通公司的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到,山西网通把大力发展增值业务作为改变企业收入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积极整合企业资源,开发新的增值业务产品,目前主营业务已经拓展到灵通SMS、悦铃、电话Q吧、网视通等数十种,使增值业务成为拉动企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增值业务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已达6.2%,2005年增值业务收入比2002年增长近3倍。山西网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丽单信使”业务,这就是电信运营商推广增值业务不屑民意的一个典型。
其实,电信运营商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为其开通电信增值业务的做法,不但过于霸道,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常消费权利。对于山西网通不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就开通“丽音信使”的做法,北京泰福律师事务所申诺律师认为,山西网通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正当通话权。冒着侵犯消费者正常权益的风险推广增值业务,这种模式又能走多久呢?看来,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的推广还需另觅佳方。
事实上,用户也非常需要电信运营商推出的电信增值业务,毕竟电信增值业务可以方便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可电信运营商这种近乎极端的推广手法实在不妥,还会让用户备感反感。试想,没有用户的支持,电信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又有谁会使用呢?用户对电信增值业务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电信运营商对电信增值业务的推广却一筹莫展,这一怪现状暴露了电信运营商对电信市场把握不到位的弊端,也反映出电信运营商在增值业务的开发和推广方面已经走入一个盲区。要想把电信增值业务打造成电信运营商的新利润增长点,紧随市场需求是必须的,与市场需求背道而驰,电信增值业务的推广怎么会成功呢?
众所周知,电信运营商的霸道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然而,强制并不会对电信增值业务的推广起任何推进作用,“强制”式的推广反而会激起消费者的反感。在电信增值业务的开发和推广过程中,消费者的民意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是至关重要,这也是电信增值业务能否赢得市场的首要条件。电信增值产品的功能要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开发,这样的业务用户才会乐意使用。对于用户乐意使用的电信增值业务,电信运营商还用为如何推广而发愁吗?看来,电信运营商试图利用增值业务寻求突破的战略中还要加上消费者的民意。
其实,不仅仅是山西网通在推广增值业务的做法欠妥,ChinaMobile和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对电信增值业务的推广同样存在迷茫和困顿。要想让电信增值业务深入民意,电信运营商必须考虑到用户的民意,因为按照用户需求推出的业务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一厢情愿莫视民意的电信增值业务只能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