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缩减规模,实业上市为中国电信提供了一个重新梳理旗下资产的机会。
近日,再次从中国电信内部传出了有关实业上市的消息。与最初的上市方案相比,在这次传出的消息中,中国电信实业上市的主体已经从上海、广东、福建、海南、湖北及浙江等六个资产状况较好的省实业公司缩减为广东和浙江两个实业公司。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电信的实业上市路程受挫,是或其本身的意义受到削弱?
事实上,出现波折并不出人意料。对于主业经营状况处于低谷的中国电信来说,辅业资产想要在当下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是一件需要高度技巧的事情。因此,即便进行了资产的剥离与清算,对于产权复杂、经营状况千差万别的实业公司,上市也并不容易。无论是电信内部,还是整个业界,对这一点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但这并没有削弱中国电信实业公司上市的意义。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电信行业的“长子”,中国电信继承了大量辅业资产与人员,由于历史原因,这部分资产产权、主营业务以及经营状况都非常复杂。产权持有人包括了集团公司、省及地方电信公司、甚至外资。主营业务从与主业关系密切的通信设计、施工、维护、服务到邮电报纸、软件公司、物业公司乃至地方邮电学院,经营状况也参差不齐。
实业上市为中国电信提供了一个重新梳理旗下实业资产的机会,而这一机会并不因首次上市资产的减少而失色。
首先,上市为中国电信提供了一个明晰实业资产产权状况的机会。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实业资产,产权不明晰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业公司管理混乱,影响了实业资产的长期发展。
其次,为上市进行的种种努力有助于提高各地实业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强各地实业公司的财务透明度,从而有助于中国电信集团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部分资产。
再者,上市能够有效地改造实业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实业上市过程中,中国电信要求各地方实业公司建设“乙方文化”。而推动各地实业公司树立为主业服务意识的过程,也就是推进一种更具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的过程。
因此,不管实业公司上市的最终结果如何,这些过程中的意义都会被保留下来,并成为中国电信辅业改制的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