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圈圈:我赛网模式是否可以用于SP市场?
网友【老编】 2006-12-02 12:30:33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引子:在上个月的时候书生网的张伟转发给我一个邀请函,题目是《媒体圈营销圈邀请函0905》。内容是关于我赛网签名口碑传播营销的,碍于时间关系没能参与,很是遗憾。在该邀请函的宣传中,用了极其诱惑的宣传:

6月中,测试结束。25万现金发给了近1万名MSN用户,由于参加活动的MSN用户好友平均大于60人,"我赛MSN签名"一个月就传播给了300万MSN用户,而这个数据接近MSN用户总量的1/4。

看到这个还没有太多的概念,总觉得有人愿意花钱买MSN签名这本身也许正如宣传的那样"签名换现金-2006年最有创意的营销案例",直到看到了China Web2.0 Review上一篇题为5Sai: Buy Your MSN Messenger Name的博文才大体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随后我就在想,这样的一个模式能否应用在无线增值市场的推广上。

目前的SP营销策略反思

自从SP在运营商大棒打压下宣布进入"严冬"之时,当年曾经为SP人拍手称道的"三把利斧"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彩。先是老牌的SP,那些在纳斯达克股市上曾经一度要继"Baidu.com神话"的SP纷纷跳水后,中小SP的生存就出现了危机。而危机中的关键问题,很多人认为是利润越来越小了,专定律越来越低了,Push的效果越来越差了……诸如此类的问题。陷入此类思考的业内人士似乎如同进入了一个怪圈,总在思考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我的关系没做到位吗?

其二,我的营销不够细腻吗?

其三,我的技术不够过硬吗?

其四,我的产品不够新颖吗?

这四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商务、产品、技术这三个制约SP发展的核心问题。我们一再强调要反思自己,但反思来反思去,发现这四个方面唯独第二个方面还有可以操作的余地。也就是营销策略。

前一段几家著名的SP纷纷裁员的风波之后,近期在招聘广告上出现了一个并不是很新颖的职位"运营"经理/主管/专员,这个有别于产品的职位。提到运营,处于带O字的领导们,诸如CEO,CFO,COO是最具有权威的,尤其是带两个O字的COO。同样一个产品,不同的运营策略能够带来不同的收益效果。在营销活动中,通常我们根据几点的因素来做考虑:量、最大量、有效量。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量:我们希望通过营销活动带来多大的量,这个量涉及到几个核心数据(收益、位置、订购量、专定律、上行率等)。这实际上在树立目标。拿WAP业务为例,很多人都很关注位置的问题。对于无论是全网还是地方业务,位置决定直接的"量"。很多人都懂得"好酒也怕巷子深"的道理,实际应用在这个层面就是我们的目的就是拿到好的位置,只有好的位置才能够带来实际上至关重要的"好的收益"。这也是在混沌阶段中,众多SP公司拼命自销费刷卡的直接动机。

最大量: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营销活动带来最大的量。换句话说,在有限资源(商务、产品、技术)的条件下达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如何实现最大化,各家公司都有不同的操作模式。通常来说,在混沌阶段中,实现最大化无非就是采取违规操作的方法。但在这个违规操作中,要考虑违规的代价问题。是直接涉及到一级严重违规,还是比较轻度的违规。自从移动整改至今,特别是推行了免费包月体验活动、加大扫黄力度、加大对违规操作的整治后,实现最大量就出现了瓶颈。

有效量:之所以要采取营销活动其核心的问题是获得有效量,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有效订阅用户、成功计费用户、较高的活帐率,而非一些无效用户、死亡用户、呆账、坏帐问题。这实际上是最核心的,也是我们营销活动最终希望达到,或者说希望看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些数据。

我们举例来说这三方面的逻辑关系:

假如Monternet某菜单下二级栏目中,有一个位置的目标量是50万。按照梦网打分排名规则,这50万的量最核心的就是新增订阅用户数,而不是以往在包月时代的累积用户数。(其他还有制约该打分排名的因素)假如这50万的量,我们理解成只要新增用户达到50万,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拿到这个位置。那么这就是我前面说说的"量"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营销活动的目标。之后,由于各个公司所持有的不同资源,以及可以利用的不同的有限资源,我们排除技术手段、商务手段的因素外,单纯考查产品因素。也就是如何在纯产品环节实现最大量。假如某公司已有10个业务用来营销该目标业务,位置分别分布在各个菜单的二级栏目下,位置分别是1,2,3,4,5,…10。由于除图铃类、聊天类业务具有先天好的业务优势外,其他栏目流量稍微差一些。我们简单的假设是,这10个产品按照以往经验在分别1-10的位置上可以带来的量分别是20万,10万,5万,2万,1万,0.5万,0.3万,0.1万,0.08万,0.02万的话,那么累积我们的最大量就是这10个可以利用量的总和,也就是我们实际上可以利用的量是39万,亦即是最大量是39万,这个距离我们的目标"量"50万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况且我们还要考虑因为牺牲这10个业务会造成一些连锁效应(我们通常称之为"后遗症",主要是累积的递减效应)、用户使用逻辑的问题、当月梦网稳定性所造成的流量变化等因素,换句话说这39万的最大量并非是我们可以真正利用的。假如我们刚从假设的那个50万量的位置是第一位,第二位的量需要30万的话,抛出我们不可预测以及不可利用的量(姑且以抹去零头计算)外,我们能够有30万的有效量,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可以达到第二位的有效量,这个有别于我们的目标量以及最大量。

当然这仅仅是纯理论的假设,通常我们对于营销的做法还包括不断的修改产品,以便给用户造成"新鲜感"的策略。不断的积累用户喜欢的词语,投其所好也能在短时间内较大幅度的提高单位业务的收益。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有媒体推广等市场营销策略,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我赛网模式之无线增值思考

在我赛网注册之后,你可以在你的联系方式上增加一个我赛的MSN bot。

当通过你的MSN联系超过50家,才有资格申请这项业务。你可以选择广告内容添加到你的MSN的签名项里。因为我赛网允许广告者指定MSN的用户区域,性别,年龄,MSN的用户能够选择广告项适合他们的内容。如果一个用户的MSN Messenger在线在上午9点到下午6点至少在线3个小时,那么将作为一个有效的展示,同时我赛MSN bot将检测到用户情况。一旦你的有效的展示满足了广告主的需求,你将得到广告主的付款或者奖金,这些付款将以现金或礼品方式兑现。

一个小小的MSN签名档它需要一个bot来确认你MSN上面的用户数以及在线时间,实际上这个bot的作用在于"督察",或者说"确认"。而对于无线增值领域的彩信、SMS、wap、ivr、crbt等却显得过于繁琐,而且技术上我们似乎也无法预先给用户下"木马"来检查目标用户是否帮助我们推广了我们的业务,并最终实现"有效量"。但我们仍然有先天的优势:

1.信任优势:朋友之间的宣传会抛开SP的存在,或者"忽视"SP的存在。比如A用户下载了"江南"这首歌,在没有蓝牙以及红外,或者在远程通信的情况下,A用户可以推荐类似bot的url或者使用我们已经存在,但不被重视的"推荐给好友"功能。这个在各个业务线都可以使用的,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思考为何用户不帮助我们进行推广,我个人认为这源于没有"Gift"。或者更加直白的说,假如用户协助我们进行宣传并实际上获得"有效量"后,没有得到奖励。在国内的某些省份,曾经运营商推行过一种"发送SMS赠话费"活动。也就是当你把一条SMS发送给10位以上朋友时,可以获得1元钱的话费作为"酬劳"。这个运作模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2.技术优势:我们不需要确认用户是否发送带有"推荐给好友"性质的SMS,彩信或者IVR,甚至是带有SP宣传内容的东西,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可以从独立用户号码来获取实际的上行或者有效量。经常我们所言的独立用户数,实际上是以单位手机号码作为参考依据的,也就是无论在一天内该用户反复多少次访问我们的某一页面,我们都视为"一个独立用户"。按照我们刚从的逻辑,假如该独立用户,协助我们进行了宣传,比如发送某好友的手机号码作为"推荐人"依据来激活我们的计费代码的话,他本身的确转化成了我们"有效量"中的一员,这时候我们假如对该号码进行统计以及筛选,并以"Gift"无论是话费奖励还是其他任何手段的奖励,都会刺激该用户协助我们继续宣传。

3.基数优势:中国手机用户庞大的基数,使得这种类似"有偿传染"的营销模式变为可能。举例来说,我们以A用户协助推广并实际带来10个有效用户来计算,每个用户贡献2元,包括A用户在内,我们在结算前累积的收益是22元,假如A用户有10个朋友,这10个朋友又发送了10个朋友,这样连锁的效应会覆盖整个4个多亿的用户基数。而我们只需要负担的是,推荐10个用户并成功转化成"有效量",获得2元或者等值的奖励。换句话说,我们投入的宣传费用仅仅是2元,但可以拿到20元,这时候有累积11个有效用户的发生。按照这个逻辑,每11个有效用户,我们仅仅需要给其中一个用户免费就使得这种"有偿传染"变成可能。

有人会问,逻辑上、道理上也许行得通,问题的关键是现实上能否行得通呢?

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人开始了这样的尝试,而且是以运营商的身份操作的,下面请看---

重庆移动业已开始的增值业务渠道激励系统,其使用方法是“增值业务推荐人通过SMS为用户实时申请增值业务,就可以获得佣金。佣金以直接到个人帐户的形式进行发放。推荐单项业务成功后,获得最少5元,最多120元佣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笔者的假设,因为其步骤是:

1、增值业务推荐人发送推荐SMS至接入号8123帮助用户申请业务,SMS命令格式为“DZ#被推荐人手机号码#业务代码”,也可通过编辑SMSBZ到8123获取帮助

2、系统自动判断推荐人和被推荐人是否符合条件,如符合,将发送请求确认信息给被推荐人,被推荐人回复确认SMS,系统便立刻为用户开通业务;我在2006年6月20日的博文中就以《传销-新增值业务营销理念》为标题,转载了这样一条举世的好消息。新华网在对此的评论中说“联通此举,意在缩小和移动的距离,以备战3G时代的营销争夺”,实际上作为2/2.5G向3G迈进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转化下思路,充分使用这条营销模式呢?让手机用户称为我们的推销员。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2 12:30:33  回复

回复/评论:圈圈:我赛网模式是否可以用于SP市场?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2. 英伟达的市值突破了四万亿美元,创人类历史纪录!
  3. 美国移民新机遇:紧缺人才的绿卡通道“无需排期”
  4.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5.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6.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7. 遥控器电池,被幼儿误吞… 欧系保险公司赔付了近1.4亿元人民币!
  8. 孩子沉迷手机的真相和破局之道
  9.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10. 川普总统批评支持者,马斯克激烈回应!
  11.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12.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13. 难怪马斯克公开认错… 川普总统的相关杀器可以更多?
  14.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15.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16. 宗庆后家族的多处海外房产曝光,价值数亿元!
  17. 美国新法案“大漂亮”引发了全球资本配置大调整
  18.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19.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20.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21.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22. 中国政府在构筑战略资源防线,重拳打击稀土走私!
  23.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24. 比尔盖茨的财富突然蒸发了510亿美元,真相却令人肃然起敬!
  25. 萝莉岛是美国的政治中心?马斯克并非不懂政治,而是太懂了!
  26.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27.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28.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29.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30.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31.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32.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33. 川普总统声称希望中国“增加美油采购”
  34. 美国国会通过了减税法案,马斯克和川普总统再次激烈交锋!
  35.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36. 川普总统宣布“金卡计划”网站开放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25, 2025-07-26 23:17:50

Processed in 0.38973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