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资质、转型、洗牌,成为这个夏天增值业务行业的主旋律。其根本原因在于,运营商与SP的博弈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在这场博弈中处于弱势的SP出路何在?东进技术营销中心总经理何书平认为,市场还有的是机会,SP的身后并非一条死胡同。
在增值业务市场上,原来的格局是SP冲在前面,运营商提供网络支持。而现在,运营商已经不甘躲在幕后做单纯的网络提供商,而要“转型”成为信息服务提供商。从运营商的角度看,这是维持其竞争力必须的一步。而很多SP则认为,这表明运营商要走上前台,占据SP目前的位置,直接牵手CP与用户。把持着市场主导权的运营商大举袭来,一向仰之鼻息的SP不可能与之抗衡,只有且战且退,另寻出路。
东进技术营销中心总经理何书平认为,对SP们来说,一方面,目前形势虽然严峻,但市场还有的是机会,出路其实就在SP的身后。随着通讯技术、服务向日常化、大众化渗透、深化,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体需要细分的通讯服务,而这却是目前通讯服务的空白。以往的电信用户群是根据使用的业务来划分的,现在不同特征的电信用户群体,特别是传统行业和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逐渐需要以业务去附和这些用户,而非让这些用户去附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另一方面,在全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当前背景下,大多中国传统行业、企业的各种管理、生产流程还没有实现信息化,行业、企业用户及其合作伙伴各系统间也急需利用通讯手段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扁平化、透明化、以提升竞争力、增加利润。
不同行业、企业用户及其合作伙伴间的信息化需求千差万别,各种工作流程也都有差异,根据这些差异搭建信息通讯服务平台,就需要精通他们各种工作流程和行业游戏规则的应用服务提供商为他们打造个性化方案。目前,适用于不同行业、企业的综合、个性的通讯应用还少之又少,很多所谓的行业解决方案没有在深入了解用户的生产、市场、营销、服务、财务等各种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定制,而只是套用其他用户相似的应用。所谓的“增值业务”,也就成了运营商、SP、SI们为自己增值。
何书平认为,为细分的用户群,特别是行业、企业用户及其合作伙伴各系统间提供真正能够增值的业务,正是SP最佳的出路。
粗粗地分,传统行业也有几百个,要细分的话更不可计数。这样繁杂,运营商不可能深入了解每个行业、占领所有领域。因此,对拥有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经验优势的SP来说,转型为面向传统行业、企业级用户的服务提供商,形成基于行业或企业的虚拟运营,是一条既现实可行又前景可喜的出路。甚至SP可以针对一个自己有优势的领域,做专、做精、做深,从而跑马圈地成为某个行业市场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