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转 向右转
毫无疑问,“转型”是与“3G”齐名甚至更过之的热词儿。
为什么要转型?为什么现在要转型?N多原因使一百多年来一直滋滋润润的传统电信业不得不转、不得不赶紧转。比如让互联网给“逼”的——传统的电信网能够提供的业务,今天互联网都能够提供。传统的电信网不能提供的业务,今天的互联网也能够提供。QQ、MSN和Skype已经成了许多人许多时候的重要的通信方式;比如让“三网合一”给“闹”的——三个或者更多不同的广播的、电视的、网络的与“通信”沾上边儿的运营商在用不同的方式追逐同一群用户、抢掏同一客户的腰包,本已很红很红的“海洋”变得更红更红了。如此“恶化”下去,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将与SP、CP一样,成为NP,运营商纯粹变成了公共事业者,不会再有高增长,更不会再有高利润了,因为它只提供网络,它只是“Bit管道的提供者”。其实,我们发现,早在三年前全球电信业的权威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就已觉醒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ICT”概念并把其工作重心放到了“促进推进ICT的发展”上。
面对来势凶猛的互联网,传统电信业的“表情”、“心情”是复杂的——既喜欢又害怕还无奈。喜欢互联网可能可以带来新市场新发展,害怕互联网正在还将分化分流更多的业务。无奈互联网浩浩荡荡势不可当。转型既是传统电信业被动被迫的生存选择,也是传统电信业主动主力的发展战略。
向哪儿转型?左边是电信网,右边是互联网。向左转还是向右转?互联网是好,但互联网是一个“无政府组织”,它是打破了旧世界,但没有创造网络“新世界”。新世界完全按照它的理念做肯定不行。据专家介绍,现在互联网界也在反思这个问题。美国国防部、麻省理工学院和一些互联网专家的研究表明,Internet不能适应外来的变化环境。美国正准备投入3亿美金进行新的实验。可以肯定地说,以后互联网在信息基础设施中会占很重要的比重,但电信网也是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成员之一。再看看电信网,经过长达一百多年的发展再发展,几近“成熟完美”,但就是因为它太“成熟完美”了,所以它“落后”了。显然,传统的以承载话音业务为主的电信网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需要向更先进的能够承载多种多样业务的“NGN”演进。
可见,转型,非左即右或者非右即左的想法、做法并不现实也不科学。转型,需要跳出传统的“二分法”的思想框框。转型还需要智慧。《基业常青》告诉我们,一个远见卓识的企业,一定是用兼容并蓄的方法让自己跳出这种困境,他们不在非黑即白之间选择,而是想出办法,找到平衡。是的,“平衡”意味着中庸路线、彼此兼容、扬长避短。可以这样理解和引申,一个远见卓识的企业不只在短期和长期之间寻找平衡,追求的是短期和长期都有优异表现;一个远见卓识的企业不光是在理想主义和获利能力之间追求平衡,还追求高度的理想主义和高度的利润;一个远见卓识的企业不光是在保持严谨形状与刺激勇猛的变革和行动之间追求平衡,而是两方面都做到淋漓尽致。环顾四周,我们熟知的沃尔玛做到了、我们熟知的惠普实现了、我们熟知的IBM成功了,还有GE、还有宝洁......他们都是所在行业里最棒的。对于中国传统电信运营商来说,如何在互联网、电信网中找到“平衡”将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
怎么转型?这是篇大文章。其中定位和合作问题不可避免。
就运营商的“定位”来说,选择也可能也一定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可以是应用的提供商,也可以是低成本的运营商,也可以是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如何选择,每一种定位都有其合理性,但运营商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定位是非常需要的。比如选择做信息综合服务商就意味着运营商不只是业务的创造中心,也是业务运营的中心。就中国四大电信运营商而言,都在转型。但我发现,其理解、提法、做法或者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电信是最早明确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它似乎更强调“全业务经营”;中国网通提出“CBRE”(C是融合业务和融合网络,B是宽带容量、宽带应用,R是精品的网络和精品的运营,E是信息平台和信息服务)构想,即要打造成熟综合宽带的精品信息网;ChinaMobile是从网络的“集中化管理”入手,对企业内部进行不断的提升,打造高效的运营体系,从而创造高效运营的企业环境;而中国联通则认为,转型更重要的是企业发展模式和增长模式的转型,即从过去十年高速增长的以投资拉动为主的投资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的方向来发展。所以,转型,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共同的话题,但其所指却是不完全一样的。
就“合作”而言,在电信业转型中实现产业链共赢已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看,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网络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它意味着越来越长的产业链上各个行业或部门要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只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共赢共荣”。
转型既是选择和战略,就肯定有风险。比如企业文化融合的风险、运营模式融合的风险、人力资源配置的风险、管理机制不适应的风险、财务政策的风险、未来不确定性的风险,还有节奏和时机把握的风险,等等。成功转型的榜样很多,但失败的案例也不是没有。百年老店ATT就没有“转”好,把自己给“转”没了。
转型,向左转?向右转?你想好了吗?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