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和ChinaMobile“铁政风暴”的大力挤压下,泡沫散尽的国内SP行业终于告别暴利时代,迎来了历史上最漫长的一次寒冬。如何自救,成为困扰各大SP的严峻话题。
裁员计划
继灵通网和华友世纪数月前“先知先觉”进行裁员之后,知名SP公司空中网也首次公布了裁员计划。
8月1日下午,空中网1000多名员工均收到来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云帆的一封信。周在信中称,由于电信运营商在7月出台了电信增值行业新的政策,空中网已于7月初下调了2006财年的收入预期,空中网将为此裁员15%,旨在降低费用,提高运营效率。
为了消除内部恐慌,周云帆向员工许诺说,如果未来没有重大的市场和经营条件变化,公司将不会考虑再次大规模裁员。
但这一消息却引发了其他SP公司的连锁效应,更多的裁员消息接踵而来。《财经时报》获悉,另一知名SP公司TOM网已传出第三季度即将裁员的风声;图谋在日本上市的滚石移动已开始裁员;而由日本Index收购的深圳讯天,以及由英国Monstermob收购的万迅通最近也完成了较大规模的裁员。
“大SP尚且裁员自救,更别说其他那些实力一般的SP了。这股裁员风潮肯定会愈演愈烈。”一位从事SP行业达五年之久的人士透露说,他很多四川、广东的SP朋友正在离开这个行业。
然而,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和ChinaMobile的杀伤力和打击面依然有增无减。8月1日,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报显示,SP收费争议依然成为关注焦点,第二季度用户对信息服务业务的申诉达到2360人次,居各类业务申诉之首,较上季度上升了70.3%,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57.6%。为此,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还直接点名曝光了10家违规SP.“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从今年5月开始陆续出台SP政策,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用户对SP的投诉。现在投诉量有增无减,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的打击措施可能还会升级,但绝不会短期内收手。”艾瑞资讯分析师如此认为。
而在此前,ChinaMobile还相继颁布了“11条军规”以及“二次确认”等新规,受此影响,国内SP公司纷纷收入下滑,而众多海外上市的SP公司股票也持续萎靡不振。
截止8月3日,TOM网股价跌至11.09美元,与三月前28.89的价格相比已缩水过半;空中网收盘6.08美元,掌上灵通收盘为4美元,华友世纪报收5.33美元,短短三个月内,这些中国概念股的总市值已缩水近60%。
转型难题
如何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挺过SP行业最残酷的寒冬?除了裁员外,众多SP公司也开始了其他的各种尝试。
《财经时报》获悉,从7月开始,华友世纪在公司内部发起了一起全民征集无线业务品牌名称的活动,以适应新的战略转型需要。同时,华友世纪的图标也将进行较大调整。
据悉,华友世纪希望打造一个类似“空中传媒”这样的整体品牌,并在此大品牌下,逐步勾画、确立、磨合出众多业务线上的多个重要的品牌业务。
在此之前,华友世纪曾推出过名为“HAWA”的整体业务品牌,也曾经有过“哈哇和弦”、“缘分对对碰”、“明星在线访谈”等具体品牌业务,但由于运营手段的混乱和非理性市场的宏观环境,导致很多品牌型业务都处于停滞或被替换、改名的状态。
业内人士对此认为,随着SP外在环境的恶化,SP内部也开始面临内容资源竞争加剧、运营成本提升的压力,进一步加强品牌是SP未来的必走之路。
相比之下,空中网的“转型工程”更为浩大。目前,空中网已将自己定位为无线互联网门户,其业务以“空中传媒”为重点。周云帆日前发表声明中也称,“今后,空中网将继续发展电信增值业务和无线互联网业务,并加大投入建设Kong.net无线互联网品牌。”
但《财经时报》又获悉,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与ChinaMobile正在酝酿WAP行业的“新军规”,未来以WAP为代表的无线互联网前景同样难以乐观。(详见本版新闻。)
对于SP行业的未来,计世资讯资深分析师郭海涛较为乐观。
“中国SP市场存在着大的挑战,但也是一块没有完全开发的宝地。这也是外资最近频频收购国内SP的原因。”郭海涛认为,有核心竞争力的SP依然会与运营商合作,而无核心竞争力的SP业务,比如彩铃,将会呈现劣势,最终淘汰或转变为内容提供商。
一个与此佐证的事件是,最近,国内最大的彩铃SP公司龙腾阳光悄然收购了一家唱片公司。同时,龙腾阳光也悄然打造了旨在挖掘原创音乐的快乐米音乐网。目前,这一网站已拥有注册用户近百万。
艾瑞资讯分析师侯涛则向《财经时报》表示,随着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和运营商对行业的控制力的增加,未来用户的投诉将呈减少趋势。目前这个市场存在的企业数量极其庞大,这也是一个需要淘汰和整合的过程。
“这种背景下,更优秀的SP及服务才会有出现的可能。”侯涛预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