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信息产业部的网站上看到了今年第二季度电信服务质量的报告。
报告显示,网络的通信质量已不再是主要问题,移动信息服务收费争议成为用户投诉的热点。这个不难理解,也在意料之中。
报告还显示,固定网宽带信息服务方面的收费争议开始呈上升趋势。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中国电信和网通虽然也在推各种宽带信息服务,但目前宽带用户的数量却是远远少于手机用户,在用户规模上没有优势。另外,在宣传力度上,移动SP业务在各大媒介上随处可见,尤其是在电视媒体上,各种彩铃下载、SMS互动业务层出不穷,广告效应非常明显。这也直接导致我们对增值业务和SP的理解仍局限在移动通信领域,即是与手机息息相关的。不过殊路同归,用户对宽带信息服务的投诉也主要集中在强行订制、诱导订制、不明示资费标准、不按承诺的频次和内容提供服务等方面。
在报告的最后,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还专门对用户投诉较多的十家SP予以了公布。
从对SPSMS代码的统一到ChinaMobile和联通对用户定制SMS的“二次确认”,再到这次信息产业部对违规SP的公开曝光,SP头上的紧箍咒是越来越紧了。很多SP对此也是颇有怨言。但如果只是抱怨,不能化压力为动力,目前的SP,包括那些大的SP,以后的道路在我看来并不乐观。
追溯SP的发展历程,与Monternet息息相关。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ChinaMobile只是单纯的平台提供商,内容和业务都是由SP提供。随着SP行业的发展,情况却产生了变化。首先从分成上,运营商和SP的分成比例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运营商也不断加大了对SP的约束和违规惩罚力度。运营商在增值业务中的强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如果说上述举动只是运营商为肃清SP行业和维护自身品牌而为之的话,最近ChinaMobile入股凤凰卫视则有了不同的意味。这预示着,在未来运营商自己参与增值业务内容的提供和集成,已成为一件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要想与运营商过招,SP只有奋发图强,而且奋发图强的时间现在看来也是很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