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帮助Monternet繁荣起来的SP们,不得不面对分成比例降低、转型或改行的现实。
“我们早就知道会有调整的一天,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多少有点让我们措手不及。”某SP负责人在近期的一个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科技、媒体和通信)内部交流会上,针对ChinaMobile等运营商出台的铁腕SP(Service Provider,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规范和治理政策表示。
“2004年以前对SP来说,是一个抢钱的时代,而2006年7月之后,SP将进入一个微利时代。”另外一家SP也感到了切肤之痛。
在产业主管部门和运营商的眼里,SP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既有良好的成长性,同时也需要管教,而这正是SP的整个成长过程。
运营商的苦衷
日前,产业主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对无线增值和互联网增值的两大阵营实施调控政策,称为“第二层次的治理整顿规范”,目的在于通过整顿进一步促进市场繁荣,以增强来自用户的信心。
政策的出台在大大小小的SP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SP都抱怨说:“如今日子越来越难过了,我们要么转型,要么转行。”
新浪无线商业拓展部高级项目经理杜小军透露,新的政策出台后,新浪无线业务,尤其是SMS、彩信、WAP这样的产品,二次确认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业务的不同,对用户的免费试用期分别是7天、10天或40天不等。据此预计,新浪无线事业部第三季度的营收将受到严重影响,整体营收将下降30%。
对此,负责互联网和无线增值业务的中国联通数固业务部经营管理处副经理李占全表示,运营商也有苦衷,有两个因素迫使运营商不得不加大对与之合作的SP的管理:一是运营商传统的语音话费在不断下降,MOU(每分钟的通话价格)在持续走低,尽管语音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但利润收入却下降了。从经营的角度讲,资本市场给予的压力非常大,运营商需要寻找更高的利润增长点。二是客户满意度。让运营商感到头疼的是,增值业务不仅出现了强买强卖现象,大部分SP不能做好定向营销,引起大量用户投诉。
融合趋势下的“垂直挤压”
从传统媒体进入SP领域的成都博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业务总部市场总监王刚分析,那些没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SP的倒闭纯属必然。目前的一个趋势是,传统媒体(CP)也在关注SP,并利用自己的内容优势与ChinaMobile等运营商合作,而一部分SP也开始朝着CP的方向努力。同时,运营商也希望转型做“信息运营商”,ChinaMobile入股凤凰卫视即是为了拿到内容资源。这进一步表明,在运营上,一个多元化角色的融合时代已经到来,以前作为简单信息通道的SP将有可能受到市场排挤。因为有了更多玩家的介入,SP的边界和空间正在缩小。
“运营商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并不能决定一切。SP天然接近用户,他们能最先最快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甚至是创造需求。”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认为,“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信息服务业都是最大限度的自由竞争,任何类型的资本、企业和产业都能做,包括拥有天然优势的电信运营商。欧洲通信运营商的语音收入一般都低于75%,而国内的运营商则高于85%,这也正是他们实现全业务的原因所在。”
某音乐集团的商务拓展部总监对ChinaMobile近来的动作表示了担心:“运营商对于无线数据增值业务,采用的是‘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首先让SP放手去做,等抓住规律后就自己操盘。很多独立的免费WAP和无线门户必须接入其Monternet的规定就是一例。”
陈金桥透露,作为通信产业发展研究机构,他们目前正在高度关注通信产业链条上的“垂直挤压”——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的网络提供商利用和滥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挤压、限制和排挤在同一个领域竞争的其他企业。而相关法规可能结合国家的反垄断法出台,产业主管部门保留对基础网络运营商和其他商业巨头进行审查的权利。
另外,从商业角度看,规模效益以社会精细分工为前提,运营商不可能通吃整个产业链。以无线音乐为例,运营商不可能成为全球的音乐巨头,这不是其优势所在。他们必然要衡量与外部合作的外部效益和内部化后对产业的成本控制问题。
SP何去何从
“在这次规范过程中,SP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与其自身也不无关系。”陈金桥分析,在SP领域存在着几个深层次的矛盾:第一,大部分SP的商业模式非常雷同,结果是其融资风险非常高。如果一家公司能创造出领先6个月的业务模式,就相当不易。因此,SP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第二,运营商对SP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结,对于利润贡献不大而麻烦却很多的SP,运营商自然要将其拒之门外。
面对SP们的悲观论调,专门从事TMT产业并购的国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经理向荣华表示,他对SP的前景表示乐观。他表示,整个SP并购的交易量并没有下降,资本市场还是很活跃。这说明目前的SP收入下降只是阵痛,被市场淘汰掉的公司可能是因为收入的暂时下降而没能调整过来。未来的几个月之内,大部分SP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机会。
不可否认,尽管目前通信产业高速增长,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粗放增长模式。在加强SP规范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新一轮战略和经营模式的调整。SP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成长还是受挫,需要充当一个先锋作用——通过实现商业模式和资源的创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3G的到来,增值业务的需求变化将使SP的创新和成长空间实现大幅度提升。
“市场的强劲需求表明对产业链条上SP价值的认同,但同质化使得SP的转型成为必须。现在SP转型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做内容,结盟CP,或者抓住内容的源头,成立经纪公司,签艺人,收购媒体,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华友世纪、TOM等;另一个就是无线互联网,空中网就在全力往WAP门户方向转型。”专注于无线互动增值业务的普联科技总经理王玉东认为,转向WAP门户需要巨额投资,不是每个SP都能做到的。在内容方面,又很难与TOM这样拥有众多媒体的巨鳄竞争,所以有些SP就瞄准了更新的方向,无线互动领域——手机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多媒体互动,手机用户跟WAP、Web平台之间也可以进行互动,这比WAP以浏览为主又进了一步。
北京轻点万维电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王吉浩认为,随着电信网络与无线网的融合,无线音乐、无线视频、手机电视将成为新的电信增值金矿,SP在移动娱乐、移动支付和移动商务三个领域将大有可为,这在日本、韩国都已经有成熟应用。他同时预测,SMS、彩铃以及与WAP相关的业务形态到2007年6月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但经过一年的调整和转型,2007年下半年将出现一些新的公司和业务形态,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
可以预计,此次业务规范之后,主管部门对增值业务市场的管理体系将进一步成熟,用户对SP信任度的提高,将带来市场的反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