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已经使移动终端成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全球3G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进程和运营实践,我们可以发现,3G业务发展的起伏在很大程度上与移动终端有关,其质量高低、产品新颖程度、服务是否到位都影响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在未来的3G时代,新的移动终端应用与技术将层出不穷,3G终端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其发展空间和市场价值十分巨大。3G系统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和业务平台以及增值电信服务商所提供的众多异彩纷呈的应用都必须通过终端配合才能为终端用户服务,从这个角度看3G终端已经成为3G业务的非常重要的承载平台。如何在3G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是对ChinaMobile终端产业链中所有企业的一个巨大考验。
移动终端产业的机遇
3G产业的兴起对中国移动终端市场格局及产业宏观发展环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制造能力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第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为移动终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环境,人们对移动终端仍将保持旺盛需求。这些都将加快移动终端的更新换代,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增长,也将推动中国移动终端产业的发展。第三,当3G时代到来的时候,新的游戏规则将发生深刻变化,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将更为复杂和多样。终端厂商与移动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内容提供商、金融服务商、无线接入商等各种群体的联系将更为紧密,移动终端厂商对上下游资源的整合能力将十分重要,在这方面中国生产的品牌移动终端将有较大的优势。第四,3G时代的移动终端销售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移动运营商为了推广新业务,加强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强和最终用户的联系,将更多介入移动终端销售领域,移动运营商的规模采购和捆绑销售将快速演变为一种重要的销售方式。对中国企业来说,这也将是一个占领市场的难得机遇。
面对3G时代的移动终端产业机遇,中国通信设备企业纷纷投入力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Huawei、ZTE、海信、夏新等厂商提供了商用产品。中国WCDMA终端厂商预计将占有WCDMA市场的相当份额;cd-ma2000系列终端的核心技术虽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但是在定制移动终端领域,中国的专业终端厂商同运营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在未来,中国厂商将继续拥有EV-DO移动终端市场的稳定份额。
作为三大国际主流3G标准之一的TD-SCDMA标准将无疑带动中国终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TD-SCDMA的芯片和终端研发厂商以TD-SCDMA联盟成员为主,国际品牌主要以合作形式参与开发,大唐移动、重邮信科、Samsung 、夏新、Huawei、ZTE、联想、波导等终端厂商已经推出样机。参与终端网络测试的终端厂商包括ZTE、Samsung 以及华立等数十家手机厂商,现在TD-SCDMA终端在款式上虽然没有那么多,但一旦商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功能迅速延伸出很多款式,移动终端的发展历程表明,只要有需求,手机种类和款式并不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此,TD-SCDMA标准将带动整个中国国内手机制造企业、芯片、手机设计产业的发展,同时TD-SCDMA的手机芯片组不仅能带动中国相关半导体工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多媒体应用软件、仿真应用软件、各类测试仪表、智能多媒体应用终端等产业的发展。只要TD-SCDMA最终成功商用,这种“辐射效应”将是持续与长久的。
移动终端产业的挑战
面对3G市场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移动终端产业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移动终端产业虽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2G市场竞争中正面临着举步维艰、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造成国内移动终端企业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移动终端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导致国内移动终端市场价格继续走低,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另一方面,在渠道、价格和熟悉本土市场情况等原有竞争优势日渐弱化后,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陷成为制约国内移动终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产业扩张太快、新款移动终端上市速度较慢、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等。这些问题如若不加以解决,将对中国企业在未来3G市场上的表现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中国的移动终端生产企业已达60多家,产能和市场容量的差值不断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研发成本摊比增加,企业在产业链组织上的风险增大,产品质量的风险也在增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供应链不完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知识产权上的可能诉讼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中国终端制造商自身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不够,面对3G市场前景不明朗,制造商不敢盲目投入和涉足这一领域;中国终端制造商对3G终端研发投入少且滞后(国外终端生产厂商也遭遇了类似问题)。上述原因导致ChinaMobile终端产业在3G核心芯片研发、相关技术开发和应用、3G终端的标准化(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做到标准化)、各种3G终端在互联互通、3G终端电源(需通过改善终端整体设计,降低功耗,解决3G移动终端电池难题问题)、移动终端显示器研发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移动终端产业的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中国3G终端市场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在不同制式的3G终端市场,主要厂商均不会超过5家;国际品牌将在整体市场份额中继续占有优势地位,但无法称雄所有细分市场,尤其是TD-SCDMA移动终端市场上国内品牌将占绝对优势;国内品牌将分化,纯粹的终端厂商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中小品牌厂商有望依托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展开竞争,利用特色产品获得相对优势。
目前中国在移动通信终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累,在3G终端上的研发工作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不大。面对即将到来的3G,中国的移动终端企业应该在中国的3G业务商用的时候,能够为国内电信运营市场提供可靠的3G终端,为中国的3G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ChinaMobile终端产业和政府应该一起来加强3G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针对3G终端,国家应该加大投资,开展多媒体芯片的研制和开发工作,从核心的芯片入手,提高中国3G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开发3G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制订相应的平台标准,包括在一些应用软件、文字处理软件上的标准,能够由国内市场来主导;继续开发高效的锂离子电池技术,通过有效的对电源管理、降低功耗、建立公共的开发中心来支持对终端的测试,加大力度解决3G终端的电源问题;加强显示器件的研制;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引导终端厂商对终端的研制和开发,实现结构的标准化以及接口的标准化,使未来的关键部件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标准化的需求。
对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产品,政府继续予以支持和扶植,一方面政府在相关的移动终端方面的各国家部委项目申报、国家级通信实验室建设和移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等方面,优先支持和考虑国内的各个厂家,加大对现有移动通信芯片、协议软件、业务平台软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推动力度,使国有标准的移动终端产业能够在芯片、软件、元器件配套、终端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优势,逐步形成移动终端产业群整体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政府适时牵头,利用国家金融、财政等政策积极进行终端产业链同层次的横向整合和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以期达到追求资源协同和规模效应,提高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最后形成一个以TD-SCDMA为核心的包括移动通信运营商、系统设备制造商、终端产品制造商以及软件开发商和内容服务商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为中国3G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