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广大用户反映强烈的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资费和收费问题,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将从6月开始,利用半年左右时间,集中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通信监管部门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切实强化对移动信息服务企业的管理和约束力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业务审核流程,提升技术监管手段,从源头上杜绝移动信息服务资费和收费欺诈行为。此次专项活动将集中整治移动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诱导或欺骗用户消费强行定制并扣费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加大对移动信息服务企业利用媒体参与的SMS业务的规范和查处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信息业务花样多
一、明码标价不规范问题
移动信息服务企业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让用户参与SMS竞猜、点播歌曲、下载铃声时,不明示价格,或者不明示全部价格,仅列出信息费,不明示SMS通信费等。
二、通过虚假宣传,诱导用户消费
移动信息服务企业使用“免费使用”“3天免费试用”或其他手段,诱导用户使用,但实际上不履行宣传承诺,欺骗用户。诸如:免费业务不免费,或者只免信息费不免SMS通信费;3天免费试用期结束后,用户如不主动取消,就视为继续使用,强行扣费;SMS互动业务,宣传发送SMS(每条1元)将有机会中奖,但实际上用户只发送1条SMS并不能直接参与抽奖,如果用户中途退出将失去参与抽奖机会,但信息费照常收取;宣传的业务内容与实际提供的业务内容不相符。
三、强行定制
移动信息服务企业利用管理和技术上的漏洞,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给用户定制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强行扣费。诸如:利用基础企业在SMS管理和技术上的漏洞,强行给用户定制SMS业务;利用互联网站设置注册陷阱,用户没有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却在不经意间被定制了某项SMS服务;随着移动上网业务的开通,移动信息服务企业采取向用户发送恶意PUSH程序等伎俩,给用户定制业务,当用户打开或者运行这些程序时,就会自动发送定制请求。
四、反向定制
移动信息服务企业向用户发送诱惑性内容的SMS,诱骗用户回复而产生订购关系,反向给用户定制业务。如乔装成朋友发出问候,提出交友或发布中奖信息,甚至群发一些不文明的语言,一旦用户回复即给用户定制了某项包月服务。
五、未事先向用户请求确认
在提供包月类、订阅类SMS服务时,没有事先向用户请求确认;或者请求确认时,确认消息中未包括收费标准;或者向用户请求确认时,虽然用户没有确认反馈,但也视用户定制了相关业务。
六、取消困难
用户发现被定制了业务,或对定制的业务不感兴趣,发送取消代码或打电话要求取消,移动信息服务业务企业在退定程序上设置壁垒,甚至反复多次取消不掉,造成用户继续被收取费用。
建立电信资费监管长效机制
从10月下旬起,通信监管部门将开展专项检查,指导和帮助相关电信企业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检查各项政策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对严重违规企业予以严厉处罚。监管部门希望通过此次专项活动,逐步建立起电信资费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对资费违规行为的研究分析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规范性文件,堵塞政策和制度上的漏洞;实现联合监管,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完善查处工作的联动机制,不给违规企业以可乘之机;对群众的投诉举报有回音、有着落;加强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
此次专项活动的举报电话:青海省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097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