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福建省某地曝出了一则奇闻,这则奇闻的结果就是当地的所有具有自动查询和取款功能的银行柜员机都被封存停用,而奇闻的起因竟然是为了打击SMS诈骗!打击SMS欺诈竟然封了银行的柜员机,在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背后,其实核心关联词无非是两个——监管和利益。
在这里,我们暂时抛开当地公安等部门此举是不是有“惰政”思想在作祟,单就这件事情的另一关键环节来说,所应该封的就只是银行的柜员机吗?那些发送诈骗SMS的人的工具和提供这些诈骗SMS发送渠道的人和设备就不应该处罚封杀吗?这么说也许太过偏激,可这种封柜员机的做法实在是不触及其实质,但话又说回来,相关执法部门除了此举又能怎么样?处罚封杀移动联通吗?
近一段时间以来,上至政府相关部门,下到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在揪着SP不放,似乎大有整顿好了SP市场,电信行业就可以晴空万里了,尤其是SMS服务市场就可以清澈见底了,如今通过福建安溪这一“奇事”,让我们不得不又回到另外一个现实:SP市场是可以暂时有章可以遵循了,那么个人SMS欺诈怎么管治?尤其是个人性质的SMS群发,几时得到规范?
有SP从业人士曝内幕说“一条SMS能挣10万元”,而这种由个人进行的SMS群发诈骗利润又有多少呢?根据泉州公安机关统计:单是从2002年10月到2004年3月,当地公安机关就收到群众来信、来电举报SMS诈骗案件5500余起,被害人遍及国内30个省、区、市,被骗金额累计超过1000万元......看着这些已知且有记录可查的数字,是不是触目惊心?因为这还只是一地的量,如果全国范围的也统计进来,我想SMS欺诈所涉及的金额绝对的可数以亿计,而发送成本却低廉的多,因为曾经不止一次的有人揭露:SMS群发的成本很多时候都不会到1分钱!
就现实而言,不管是整治SP行业,还是打击因SMS群发而滋生的欺诈,我们都回避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谁来管理、谁来惩罚握有SMS发送大权的电信运营商,例如在诈骗SMS的发送和因SMS诈骗而发生的诈骗事件上,移动联通们就真的一点责任也没有吗?就真的可以只在事后一说一断就没事了?我想这种不但不去追究其任何责任、反而还让其又担当“执法监管者”的不正常现象早就应该改改了,否则只能像福建安溪那样,封了柜员机,封不住人家继续发SMS诈骗和异地查询接收赃款。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移动联通们要制止SMS群发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只要在SMS群者的注册阶段、SMS发送内容的审核以及SMS发送的量与范围上进行把关,是绝对可以从源头控制住的,可现实怎么样?还不是为了利益在允许甚至是放纵着SMS群发行为的发生,所以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从法律规章的层面给电信运营商们戴上一定紧箍咒、建立一套专门针对移动联通们的监管问责机制,否则百姓除了上当受害和抱怨再没有别的出路,而这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实践也是一种阻碍。
对于福建安溪由公安部门牵头用封堵柜员机的做法来打击SMS欺诈的做法,我个人除了持否定批评的态度,更为公安部门在类似事件上的许多“无能为力”感到可悲,因为很现实的是在相关法律不健全甚至缺位、在相关部门监管惩罚范围上很具局限性的前提下,我们还能怎么单纯的去抱怨当地公安等部门的“惰政”?
在“为堵SMS诈骗封杀柜员机”这件事情上,如果SMS欺诈者的银行卡在事发时能及时的得到控制暂停汇兑、如果移动联通们能严把发送关少谋取些利益,相信类似的“奇闻”就不会发生了。单就移动联通们在这件事情上的位置和责任来说,我想值得人们反思的会更多,例如为什么电信服务总是越管越乱,每次非要到了“人神共愤”的阶段才会有人张开嘴说说、伸出手捋捋。
就SMS群发来说、就SMS欺诈屡打不绝来说,到底是谁在默许类似事件的不断发生,到底是谁在漠视受害者们受到的损害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