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Mobile针对SP行业的11条新规,会使SP行业重现SMS联盟瓦解后的萧条景象吗?从2003年迄今SP们遭遇的一连串整改风潮,是发展的必然之径,还是一种矫枉过正之举?违规、整改,再违规、再整改,曾经是Monternet希望之所系的SP,何时能走出这个循环?
整改备忘录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SP最早出现于2000年。
这一年,ChinaMobile推出Monternet,首次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嫁接在一起。次年,包括Tencent、联众在内的一批网络公司相继成为Monternet合作伙伴,并通过Monternet的收费平台推出相关收费服务。门槛不高、运作简单而利润丰厚的SP模式很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站参与。到2002年,Monternet旗下的SP已发展到上百家,而同年成立的另一家运营商也开始筹建自己的SP联盟。
至此一发而不可收。2003年上半年,ChinaMobile相继推出动感地带、彩信、无线JAVA、M-Office等移动增值业务,旗下SP伙伴增至400多家,同期联通也推出了基于BREW的无线业务,吸纳了40余家SP加盟。
这期间,大型SP如新浪、Sohu.com、网易、TOM等纷纷组建SMS联盟,发展个人网站为合作伙伴,通过ChinaMobile的SMS代收费平台与之分成。
2003年7月中旬,ChinaMobile首次对SMS联盟动了真格,要求所有合作SP停止和个人网站的一切通过SMS、彩信平台而产生的利益往来,并限期整改,7月属于自查自揪期,8月起必须全部停止与个人网站的一切合作;同时,ChinaMobile还宣布暂停SP们通过SMS支付平台为与Monternet无关的服务代收费用的做法,为时三个月。
经此一役,超过40%以上的SP关张大吉,一些大的SP损失惨重。而SMS代收费在暂停三年后的今日,仍处于关闭状态。
封杀SMS联盟之后,自上而下的SP整改依然有增无减。2004年4月19日,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出台《关于规范SMS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6月15日,又发出《关于开展移动信息服务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提出新的SP入网审核标准。按照该标准,SP要想加入Monternet,必须拥有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颁发的ICP执照。无牌照经营或者通过挂靠、加盟方式参与经营的SP由此被淘汰出局。
2004年7月,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发动“网络扫黄打黑”风暴,紧接着ChinaMobile又抛出“末位淘汰制”,以扫黄的名义清理整顿SP队伍。仅在2004年上半年,国内就有25家全网SP收到ChinaMobile开出的罚单,被淘汰的小型SP尚不止此数。其间,中联通也通过启用新的SP管理平台“联通在信”,加强对SP的掌控力度。
2005年,响彻SP行业的关键词仍然是“严打”。是年9月,信息产业部正式下文,强令包括ChinaMobile、中联通在内的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严打SP违规行为。9月30日,中联通宣布,从9月底开始,将125家SP从其无线平台上清除。由于整改,2005年多数SP的MMS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降。
不妨留此一问:2006年ChinaMobile针对SP行业祭出的11条新规,会是最后一次吗?
乱而后治
在整肃市场的同时,作为网络运营商的ChinaMobile、中联通也开始越俎代庖,逐步扮演起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角色。
早在2003年10月,仿效DoCoMo的i-mode模式,ChinaMobile已联合终端厂商、渠道商、内容提供商推出首批5款定制手机,构建自己的SP平台。
2004年10月,ChinaMobile旗下的卓望信息公司宣布成立。该公司负责运营Monternet旗下的全线业务,目标直指中国互联网第一门户。
同年11月,为了以技术手段加强对SP的监管,ChinaMobile推出SP计费平台MISC系统。利用这个SMS接入平台,用户和SP之间一旦发生SMS订购关系,即会被纳入ChinaMobile的监控范围,管理职权由此从SP转移至运营商手中。据悉,从去年开始,SP的多数业务已经平移到MISC平台。
今年5月30日,重庆移动在其网站上推出了一个名为“COOL”的SMS平台,用户可通过该平台向手机自主编辑发送SMS或彩信。有知情人士透露,如果此次试点反映良好,ChinaMobile将把该模式复制到各地分公司。
业内人士猜测,自上而下的整改,运营商的挤压,日益同质化的竞争,在如此种种内忧外患之下,多数中小型SP将不堪重负,逐步退出市场;而最终胜出的大型SP也将不再像过去一样对SP业务孤注一掷,而是会尝试更为多元的发展路径。
不过,多数业内人士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规范以及类似3G、奥运这样的市场转机的出现,关乎运营商ARPU值、盈利数字乃至未来战略成败的SP行业,将很快止跌回稳,步入上升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