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vor
我以为我只有在七岁以前和七十岁以后才会坐在枫林中看月亮。但现在我二十七岁,却正坐在枫林中的石凳上望着遥远的明月。
“维纳斯”的话萦绕在耳边:我不想再见到你。
我明白她的意思。那段凄惨的经历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何况她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忘却是唯一的药。
为了忘却,她没留下《枫林日记》和《前世月光》。
但愿她能忘却,而我能做的只有祝福她而已。
我坐在石凳上,这六个月来我几乎每个晚上都会如此,就如同当年在清华每个晚上都会去“七食堂”坐一会儿一样。不过当年是为了船歌,现在是为了“月亮”。
这片枫林就在RF研究中心的旁边,RF研究中心并不在地下,而且距离两广军区很远。这是那个可爱的老头儿的决定,我得承认这是个极好的决定,我们在这里平静地度过了三年,这是最好的证明。最危险的地区就是最安全的。这道理谁都明白,但谁能真正明白。
中心的守卫有74人,他们是最好中最好的。就算有千军万马进攻中心,他们也可以坚守15个小时,15个小时足够从两广军区调来两万精兵。
明天试飞,两架原型RF机器人已经完成,虽然对于设计师来说,看着自己的心血飞上蓝天是最快乐的事,但能与阔别三至五年的亲人见面更让他们满足,所以那些设计师们已经纷纷离开中心踏上回家的路。
而我相信那74个卫兵是不会休息的,从RF机器人完成开始他们必须将最高警戒状态保持72小时。我相信他们,所以我静静地坐在枫林中看着我的“月亮”。
那时候如果我知道枫林外面正发生着什么,就算要我死我也不会在枫林里坐上6个小时。
月亮消失在远山的阴影中。我也该回去了。
“月亮”明天见!我在心中默念。
我走出枫林,走在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它通向RF研究中心。车子自动跟在我的后面。
我走着,六个月的生活没使我对那个该死的中心产生一丝感情,为了这个该死的RF计划,167中队覆灭,“月亮”也躺在月亮上。
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年冲动的我。
我讨厌那个中心,更狠我自己。
但那一刻,潜意识中我希望赶回去,因为那里似乎有人在等着我。这种感觉是如此强烈,就象一个人的呼唤。
我加快脚步……
火花!
前面拐角处出现火花。一闪,又一闪!
我伏身,带上夜视镜,镜中的景象让我惊讶。
那是一具尸体,但不是地球人的尸体。它生物的一半已经死亡,但机械的一半却在动,一条腿时而屈、时而伸。面部肌肉随之而动。关节处冒出火花。
我伏身走过去,不远处还有一具尸体,我认得他是那74名卫士中的一个。显然他们同归于尽。
他应该埋伏在一个极隐秘的地方。但却被发现,看来这次的敌人应该很难对付。
我拿起他的枪,我痛恨这场战争,痛恨自己为何是个军人,所以我平时不带枪。
我向前走去……
我连续看到45具尸体,32具冒着火花,另外的是13个卫士。
他们都是被人偷袭致死,而且偷袭他们的外星人也都死了。但这13个人却没有一个人有机会示警。
看来敌人指挥官的智慧在我之上。而且极其冷静、冷酷。
那种带着惧怕的兴奋充斥着我的身体,好熟悉!
中心的大门在瀑布后面。
我看到瀑布两旁的石壁上挂着十几具尸体,地上没有弹痕。
看来他们在未发一枪的情况下被全歼。也就是说,敌方的指挥官完全猜到了他们的埋伏点,并派人接近他们,然后同时行动将他们杀死。
想杀死这18个人至少要36个,看来敌人这次行动来了至少一百人。
我希望剩下的43名卫士能抵挡住这鬼魅般的偷袭。
我走进大门。
两具敌人的尸体让我欣慰,也让我紧张。
这两具尸体让我知道,敌人的偷袭已经被发现,但他们既然能突破外层的防守,没有理由被门口的装置发现。所以极有可能是敌方的指挥官认为完全可以用正式进攻的方式摧毁中心,于是下令直接进攻。而他在门外的杰作已经让我不能怀疑他的判断。
我继续向前走去。
惧怕但兴奋,这感觉很熟悉,至少我曾经有过。
我走进正厅。虽然是正厅,但其实是个阻击场。它是两条通向研究室的路之一,另一条在山后,但必须先开出一条几里长的隧道。
它有106米长,67米宽,没有障碍,35名阻击手藏在对面的掩体里。他们有最好的武器,我无法想象如何通过这里。
但这里已经没有枪声了。
堆积如山的尸体从入口开始铺过去,最近的距离最前的掩体23米,但35名卫士都死了。
他们的脸上带着惊讶。
我想象不出敌人是如何冲过来并杀死这35名勇士。
后面的门开着,我知道后面还有8处伏击。
原本我对这8处伏击极有信心,但现在我动摇了。
恐惧又袭击我的心,但兴奋随之而来。
我想起来了,那是在167中队受训的时候,我与“月亮”对战时的心情。在那逼真的训练中惧怕第一次冲击我的心。现在是第二次。
最后的八处截击没有用诸如电网之类的机关。因为一个人若能活着走到这里,那些死的机关已经不起作用了。能对付得了这种人的也只有人本身。
但已经有三处截击被摧毁。
灵感告诉我敌人也只剩下一个。
这八个卫士绝对是最优秀的。为了中心的安全,他们已经忘了情感,忘了时间,忘了生命,忘了自己。
他们没有名字,至少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有的只是一个代号。
“叹气”,“影子”和“影子的影子”已经死了。
前面还有“蜗牛”,“云”和“海皇”。
另外两个连代号都没有。
“蜗牛”守在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是一间空旷的大屋子,四周的墙壁和天棚、地板是白色的,此外还有一张白色桌子和一把白色的椅子,它们是“蜗牛”休息用的。
这地方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墙壁和天棚、地板。它们由一种精密的探测仪器组成。这种仪器只对一种现象有反应——“音爆”。
当一个物体以超音速飞行时就会产生“音爆”。而一旦“音爆”被探测到,0.2秒内这间屋子里的每一立方厘米将有17块14马赫的弹片飞过。你可以在这间屋子里高谈阔论,但决不能让任何东西超过音速。
在这间屋子里,枪已经没有用了。只有一支是例外。这支24厘米长的手枪就挂在“蜗牛”的腰畔。但只要0.35秒,一颗亚音速飞行的子弹就会飞出枪膛。“蜗牛”虽然叫“蜗牛”,却比绝大多数人都快。
这支枪的设计者(也就是这间屋子的设计者)是空军169中队的指挥官——亦泽。169中队是空军仅存的4支中队中的一支。
今天的枪支设计者为了提高射速缴尽脑汁,两年以前电磁枪已经开始装备人类陆军,它的射速接近10马赫。但亦泽却设计了这样的屋子和这样的枪。
我奔向“蜗牛”的房子。“蜗牛”站在桌子的旁边,凝视门口,目光中充满无奈。枪握在他的手中,但刚离开枪套半尺。额头上嵌着一颗金黄的弹头。
从“蜗牛”的姿势我可以看出这个敌人出手的速度,从弹头的深度我可以看出它的飞行速度。我惊讶!这也是一颗亚音速飞行的弹头,难道敌人有两支枪?可是她如何知道在这里有这样的截击?
这样低速的子弹并不能直接致命,“蜗牛”从中弹到死亡的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个姿势,我明白他是想让我知道敌人射击的速度。我将“蜗牛”抱起,放在他常坐的椅子上……
走出“蜗牛”的屋子,我看到地上有一支残破的枪。它的枪膛被一柄极其锋利的刀连根截断。如此简单的一刀,就让敌人有了世界上第二支亚音速枪。这种电磁枪的枪膛是用来加速的。
拔吓!彼懒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