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10月22日报道,日前,色情网站“激情夜色论坛”被厦门警方查获,涉案的网站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竟是贵州某学院年仅19岁的学生胡某和北京某学院青年教师颜某。福建查获25起经营色情网站这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鲜明的特征:几乎全是年轻人,有些是在读的大学生。
色情网站“经营者”低龄化趋势日益“升温”,对此,人们称之为“19岁现象”。这些,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应反思的是,以“色”为“本”的色情网站就似潘多拉魔盒,而以青少年为“经营者”的色情网站就更令人忧虑。且不说他们自己是青少年,是在为牟取暴利而违法犯罪,单说他们的“经营内容”,就将毒害更多的青少年。网络世界的“开发”潜力几乎是“无穷”的,而我们面对“无穷”,制约措施却极其匮乏。
再要反思的是,虽然有关部门比较有效地控制了社会上网吧对青少年的毒害,但是当下色情网站的情形仍然可以用“按下葫芦起了瓢”来形容。我们真的要这样既同危害青少年的那些不良网吧打“拉锯战”,又要对以青少年为“经营者”的色情网站打“拉锯战”吗?
还要反思的是,网络色情诱惑对青少年呈“无孔不入”势态,我们仅仅靠清除不良网吧或者封锁青少年在网吧里追求色情刺激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不良网吧只是色情泛滥之“河”的“下游”,而真正的“源头”是色情网站。
更要反思的是,我们查处网上淫秽色情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依然不能够同色情网站的“汹涌澎湃”成“正比”,“经营者”“19岁现象”是新问题,它以几何方式滋生蔓延,我们“围追堵截”的速度是不是应该再快一点?
还有,社会环境“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观念,以及社会上对一些类似于所谓“大学生辍学创业成亿万富翁”那样的“神话”、“事迹”的过分夸张炒作,侵蚀着我们的青少年,“经营”色网成为一种“发财捷径”的观念笼罩了一些青少年的头脑。我们显然在指导、教育青少年如何正确面对、使用网络方面,缺乏法律、道德的输入和追问。
总之,色情网站是青少年性犯罪的温床,贻害无穷。怎样逐步消除“19岁现象”,让色情网站真正远离青少年,使健康向上主宰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尚待我们全社会在消除“19岁现象”行动中进行反思,在反思后用实际行动去弥补。
转自:新桂网 - 当代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