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了很多年,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这个玩意儿可以赚钱了。”在唱片界摸爬滚打多年的太合麦田董事总经理宋柯感叹道,他所说的这个玩意儿就是时下深受年轻人追捧的彩铃。
彩铃业务已超千万
宋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2003年ChinaMobile推出彩铃业务时,唱片业非正版猖獗,宋柯把当时属于华纳的麦田音乐室40多首歌曲、华纳中国100多首歌曲和华纳台湾公司800多首歌曲整合打包后,以100万元的保底价格卖给了试图增加SP业务的新浪网,正式“染指”合作开展彩铃下载服务。
这一合作模式在2004年有了更清晰的路径和链条。在2004年10月,宋柯用1000万元人民币“财大气粗”买下刀郎和“红星生产社”200多首老歌在新技术平台上的版权。获得这些歌曲版权后,宋柯转手卖给TOM、万讯通和掌上灵通三家国内主要SP,通过SP向ChinaMobile提供彩铃业务,最终手机用户便可以使用彩铃了。
事实上,太合麦田目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唱片公司了。“这个市场很大,这几年大的SP都能从彩铃业务中获得非常可观的利润回报。”太合麦田副总经理詹华告诉记者。彩铃业务让宋柯和SP、运营商赚得盆满钵满。按照宋柯的说法,在彩铃业务收入上太合麦田去年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其在传统唱片行业收到的版税的数字。
有统计数据标明,2004年唱片公司从铃声下载中就获得了20多亿元的版权收入。以往传统唱片CD发行,销量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张不等,但版税只有每张2元到3元左右。而以太合麦田旗下单曲版权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彩铃为例,点击下载率达到250万次,若以每次点击收费2元计算,200多万元就轻松收入宋柯囊中,如此大的赚头怪不得宋柯大力倡导唱片营销和新技术结合。
目前,作为拥有国内唱片界大量优质版权资源的CP,太合麦田与TOM、新浪、灵通、万讯通、Tencent、移 动万维、空中网等十几家SP保持着良好关系,每家SP买走已打包的歌曲时都预付一笔不菲的保底费用。据数据统计,2004年太合麦田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000多万元,而其中彩铃带来的收入就超过1000万元。
CP+SP=未来模式的制高点?
在新技术平台上尝到甜头的不仅仅是宋柯和太合麦田,越来越多的SP和CP融合、共享娱乐与无线增值服务业务结合的这块大蛋糕。北京蓝澍霖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忠东表示:“拥有版权的传统唱片业、出版业、影视业等,很可能成为下一波主流内容提供商。”
“SP的竞争关键还是版权资源和与运营商关系之间的竞争。”詹华表示,这对那些没有内容的SP很可能是一个威胁和挑战。没有内容资源很可能就意味着失去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两者结合甚至模糊界限,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至少在娱乐界,这种两者融合的趋势比较明显。“大的SP很多都比我们有钱,我们也收不动他们,SP收购CP的模式比较多一些。”詹华表示,“很多SP通过与CP合作来补充其版权集成能力。”
动作比较早的京文唱片早已和无限艺能合并成立艺能京文控股公司,而无限艺能本身具有SP资质,旗下的酷客网拥有8000多首原创歌曲的版权资源。此外,国内实力较强的大SP华友世纪联合华谊兄弟签约张靓颖,也是融合SP与CP之举的表现。
机会提示:
没有内容资源很可能就意味着失去竞争的制高点,因此,SP与CP的融合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至少在娱乐界,两者融合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转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