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郎】
《东邪西毒》中,欧阳锋在兄长成婚的那天离家出走,因为嫂子是他最爱的女人。他隐居在沙漠小镇,经营着一家旅店,专为结识往来的过客,也做着为他人寻找杀手的生意。
很多年之后,欧阳锋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欧阳锋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只不过不想别人开心。
在欧阳锋出道的时候,认识了风流剑客黄药师,因为他喜欢在东边出没,所以很多年后,他有个绰号叫东邪。
于是,东邪与西毒几十年的斗争开始了。
新浪与Sohu.com,同是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两家也经常互相拆台,怪招频出,正如东邪西毒。
新郎的雄厚根基,Sohu.com的新锐热辣,决战,实实在在地开始了
Sohu.com?它不是已经排到第四了吗?
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的确,在几大门户网站中,Sohu.com的收入和利润都已经被TOM超过,与排名第一的网易相比,甚至已经落后很多。
但是,如果我们把基于资讯的流量以及由此而来的广告收入,而不是游戏、SMS这些衍生业务的直接收益作为衡量门户网站的最核心指标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新浪和Sohu.com在这一业务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网络门户的决战,实际上是在这两家之间展开。
公司业绩不等于网站表现,当我们用几大门户在纳斯达克的表现来作为评判标准时,也许忽略了门户网站最本质的东西——吸引人、影响人的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2005年2月25日Sohu.com7周岁生日时,张朝阳敢于毫无顾忌地向新浪“邀战”:“Sohu.com完全有希望2005年在品牌广告方面超过新浪,我们有这个信心。”事实上,2005年第3季度Sohu.com广告收入已经首次在单季超过新浪。不过,新浪的雄厚根基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动摇的。
决战,实实在在地开始了。
声色并茂的暗战
门被推开了一条缝,一个留长发的脑袋伸了进来,看了一下会场,发现还没有几个人,又缩回去了。正在台上紧张布置的论坛主持人、《现代广告》杂志社社长陈永眼尖:咦,这不是张朝阳吗?他赶紧追过去,把张请进了休息室。
张朝阳是即将开始的“奇迹与挑战——2005中国网络广告高峰论坛”的主要嘉宾,甚至是最重要的嘉宾。因为,已经把名字都列在了会刊中的另一位重量级嘉宾、新浪CEO汪延临时缺席了,他要留在公司忙乎一件大事,而这件事与张朝阳有直接的关系。
这是10月28日的下午,在西安曲江宾馆,第12届中国广告节的主题论坛之一,一场门户网站之间声色并茂的暗战马上就要展开。
作为论坛的赞助商和承办机构之一,新浪把论坛会场变成了自己的主场。派资料、贴标志是常规的举动了,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无处不在,新浪特意找来了激光投影机,让新浪的大眼睛LOGO在整个背景幕墙上飞来飞去。当张朝阳上场演讲时,新浪巨大的眼睛就停在了他身后,看起来好像把他罩住了似的,敏感的记者们上前就是一轮猛拍。不过,张朝阳的心情丝毫不受影响,在演讲中甚至开起了自己的玩笑,说网上关于他结婚的消息是彻底的谣传。
张朝阳的心情好并不奇怪。在他来到西安的时候,已经做成了一件让新浪手忙脚乱的大事。3天后,他将迎来自己41岁的生日;4天后,他将迎来自己“十年来最高兴的事”;10天后,他公开宣布“让全球惊讶中国的进步是Sohu.com的职责”,并且“Sohu.com将缔造出遥遥领先于同行的中文第一门户网站”。
让张朝阳底气十足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的身份。这个Sohu.com奋斗了3年的项目终于在11月2日签约,7日正式公布。对于前身为体育论坛四通利方,此后一直以体育为支柱之一的新浪网来说,失去了这个机会,等于是在围棋盘上被对手占据了“天王山”。
汪延留在了北京重新排兵布阵,而代替汪延出席论坛的新浪副总裁沈建明则提醒自己的老对手,要注意成为奥运赞助商所付出的代价。其实,沈建明是和张朝阳同一班飞机抵达西安。在出机场时,Sohu.com接机的人举的牌子很不显眼,也没有主动和自己的老板打招呼,让张朝阳找了好一阵。沈建明在边上看着,很想让张朝阳坐新浪的车一起走,但觉得还是不太方便,就罢了。“不方便”,源于奥运赞助的尘埃落定让中国门户网站的双雄竞争进入了新的非常时期。
在西安的广告大会上,这种争夺进行的有声有色。网络广告高峰论坛的赞助被新浪夺走了,Sohu.com则争取到了晚上的网络广告大赛颁奖典礼的赞助和承办权。那里,顿时变成了Sohu.com的主场。成群结队打扮妖艳的狐女郎在门口迎宾;门口是Sohu.com财经频道的嘉宾访谈室;台上,“颠覆的力量”几个字被放到最大,高高地挂起,仿佛在提醒大家Sohu.com未来要扮演的角色。沈建明在正对着这几个字的第一席主桌坐了一会就跑到了会场后面,宁愿和新浪低职位的同事挤在角落里聊天。张朝阳则满面春风地被狐女郎们簇拥着合影。
新浪网和Sohu.com网的竞争由来已久,这场争夺眼球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年中的时候,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能够听到对手在身后的呼吸声”。现在,Sohu.com的贴身紧逼已经变成了与新浪的并驾齐驱。不过,奥运赞助的争夺也许是格局改变的标志,但绝不是竞争的结束,而是新一轮更高层次PK的开始。
3年不鸣,一鸣惊人
2005年3月,北京奥组委开始征集奥运会互联网内容赞助商。由于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将网络企业纳入赞助商范围,一时间,国内各门户网站热情高涨。不过,虽然这8个月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当年的申奥,但奥运赞助商争夺赛其实已经进行了3年。这3年,Sohu.com一直在内容上苦苦追赶新浪。被追赶者已被追的满身是汗,而追赶者也是靠一口气提着。如果格局没有新的突破,那将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消耗战。现在,奥运赞助项目不仅给Sohu.com注入了兴奋剂,其实也让新浪重新找回了斗志。在一场决定性的体育大赛中当不了老大,这给一贯的老大新浪以深深的刺激。可以期待,门户网站的整体水准将会由此再上一个台阶。
奥运赞助是一个可以改变门户格局的超级项目,Sohu.com在3年前就开始暗中准备。在2001年北京获得奥运举办权后,随即制定了具体参与奥运会的计划。此后,全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分不同级别对接不同的政府部门,重点是将Sohu.com以前比较弱的政府公关环节补强。
2003年,Sohu.com的活动强度升级,一方面开始正式和国际奥委会接触,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北京奥组委的攻势,甚至委派了两名员工去奥组委工作,工资由Sohu.com承担,直至奥运会开始。到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北京奥组委组团前往考察时,Sohu.com成了惟一被邀请参加的互联网公司。
与此同时,新浪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雅典奥运的报道上。奥运开幕前半年,陈彤就率领考察小组前往雅典,为前方报道阵地的架设作准备。在未完工的奥运场馆拍照时还被警惕的希腊警察盘问了好一通。此外,新浪不惜巨资与数十家媒体达成合作协议,还派出精干的前方报道小组,而后方的报道人员以及技术支持人员多达上百人。不过,雅典奥运报道的巨大成功让新浪有些忽视了Sohu.com在北京奥运赞助上的突进。
奥运的网络赞助,除了赞助金额的考虑(不少于一亿),奥组委更多关注的是技术和服务。此外,团队和品牌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因为盛大出人意料的收购行为,新浪管理层是否稳定在9月底的股东大会前一直悬疑。即使在股东大会之后,虽然核心管理团队变化不大,但仍然留下了很多变数。在这一点上,Sohu.com则一直强调以董事局主席张朝阳为首的公司团队,在强势股权保证之下,历经多年市场风浪考验,是国内公认最稳固的门户团队。对新浪而言,资本之痛在关键时刻显现了出来。
奥运赞助一役结束,盘点战果,Sohu.com以笨鸟先飞之势获得了未来数年的“先手”。Sohu.com与奥组委签署协议第二天,北京市的机场和主干道旁许多建筑和灯箱上,已经出现了“海淀迎奥运,Sohu.com传佳音”的广告牌。而中关村广场、家乐福南门附近的巨幅广告牌已被Sohu.com买下,内容换成了“科技创新看海淀,北京奥运上Sohu.com”。此外,2008年奥运会期间,所有北京的主要街道以及奥运会赛场摄像机可以拍摄到的范围内,赞助商的竞争对手设立广告或者变相广告都是不允许的。在品牌和广告上,Sohu.com未来巨大的收益也是清晰可见。对Sohu.com而言,可谓3年不鸣,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