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我
我叫赵晓竹,男,故事发生那年我20岁,
当时我是清华大学某系本科生,于是仍然未婚;
学习成绩不算差,
所谓不算差是因为班里还有一个难兄给我垫后。
这种排名让我有些骄傲。
想当初在高中时,我是挖空心思想体验一下"差生"的感觉,
可是总不如意,唯一一次物理不及格,
结果班里最高分才60分。
而现在不用吹灰之力,
我就能饱尝此痛苦与无奈,
这可以算是我人生比较苦难的一段历程了。
学习的"突降猛跌"就其本质来说是我对本专业不是太感兴趣。
记得当初高考我就是这门最低,
老天有眼还真让我进了这个专业。
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
我就跟着一帮天才一起在这儿挣扎(当然挣扎的主要是我)。
要问我对什么感兴趣,I don' t know!
这其实是个很复杂很深层次的问题,
也许要到故事的结尾才能得出结论。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我是个不乏浪漫气质的人,
有点文人的穷酸,
死要面子却又不想受罪。
浪漫的表现在于:
上BBS我只去"荷塘月色"版看看月亮的脸是否在偷偷的改变;
找GF我要找个相隔千里的,
既有相思之美,又有自我的自由;
最喜欢干的事情是在雨中等MM来赴约,
如果不来,我便等到发烧烧到20度,
晕过去,让人把我搬回家;
最喜欢的饮料是二锅头,
据我考证,李白之所以浪漫就是因为常饮此物;
最喜欢唱的歌是《最浪漫的事》。
其实我宁愿自己不浪漫,
因为"浪漫之人皆不帅,不信你看痞子蔡",
这就是为什么痞子蔡为何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浪漫的缘故了。
所以我浪漫是由自身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如果再不浪漫点,那就确实有点对不起观众了,
估计活到100岁也不定能不能等到我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浪漫其实是一种高于外表的内在的气质和修养,是一种境界。
浪漫者的宣言--浪漫万岁!
在清华"呆"了两年,
一年一盏红灯笼,挂得我提心吊胆的。
如果再来两盏,我就得卷铺盖卷回家了。
说实话,我还真不想离开清华,
毕竟现在很难再找到这么安静的地方了。
为了不被特殊照顾--"提前毕业",
我决定开始出去自习。
浪漫的人从来是不去三教的,
更别说四教,五教了
(这不是我说的,是我那个看问题一看一个准的小六说的,
所以以三、四、五教为根据地的兄弟姐妹有冤有仇可别算我头上),
据小六说旧图书馆是个风景和气息都极为不错的地方。
于是,我开始试着在旧馆安营扎寨。
其实旧馆对我来说是不利的,
因为我有个毛病,
去一教就睡一觉,上三教便睡三觉,
进了图书馆,是从早睡到晚(都不带休息和吃饭)!
这是我去新馆后得出的结论,
所以旧馆是否适合我,我心里还没底。
不过,既然说是安营扎寨了,
自然最终是决定留下了。
那天第一次在旧馆自习,
我居然没有睡一觉也没有睡,
反而很精神,只是晚上回去以后两眼涨痛,
说是书看多了吧,
可一本《第一次亲密的接触》连一半都没有翻到。
最后老六帮我分析了一下,
说是看风景看的。
前面就说过旧馆是风景较好的,此风景非彼风景。
估计大半的清华男生都知道这样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清华女生是清华园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至于那些什么"清华女生十回头","自古红颜多薄命,清华女生万万岁"之类的玩意儿只
是个虚招,
倒不是说清华男生是一群狐狸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毕竟清华男生本来就不是狐狸嘛,可他们远比狐狸狡猾。
他们一口在散步恶毒的谎言,
一手却在死皮赖脸穷凶极恶地对清华MM进行紧罗密布的追捕,
虚伪啊!
难怪人家说,大一一过,清华女生几乎就不剩几个了,
最多也就熬过大二,
没听说过几个女孩到了大三还在"明教"
(俗称"光协",光棍协会,光者明也)当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