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华人宋辉口述:并非所有美国人都对中国有敌意
网友【移哪儿】 2020-06-18 18:41:50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12

宋辉很忙。如果没有疫情,他的大部分时间会花在谈项目和做商务沟通上。疫情让这位在美国工作生活了21年的华人“又打了一份工”:白天他照常负责公司项目,晚上为物资捐赠忙碌。

在忽略时差的三个月里,宋辉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体重也掉了一大截:从1月末为国内筹措口罩,到3月初成为清华大学“零字班”校友在美东地区接收口罩捐赠的联络人,再到5月中向美国马萨诸塞州介绍中国抗疫经验……有过因意外回馈而收到的惊喜和温暖,也感受到了因差异带来的误会。

以下内容基于宋辉口述整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 宋辉收到国内同学捐赠的口罩。为口罩奔走

明确得知中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时,已经是1月下旬。之前的一周,我在拉斯维加斯参加全球行业年度展会,忙得昏天黑地。展会中途偶尔听人提起过,但不清楚究竟有多严重。

2020年1月26日,展会进入尾声,我得空翻看了清华大学同学群里的聊天记录,发现大家已经讨论了好几天:武汉的状况有多么严峻、防疫物资有多么紧缺……而说这些的,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医生,也有广东省茂名市的公务员。我当时就想,如果口罩紧缺,就在美国买一些寄回去。

我任职的公司马斯康(Mascon Inc.)做了多年航空产业供应链业务,在口罩这种产品上,没理由帮不上忙。但等到1月27号我回到波士顿购买的时候才发现,实体店的口罩已经被当地华人或华人组织买得差不多了——零星几个可以买得到,但通过正常商业渠道成规模地购买,可能性几乎为零。当时不禁感慨,在美华人的拳拳之心和行动力确实了得。

美国医疗系统有独立的物资供应链,我所在的波士顿地区医疗比较发达,我便通过医疗采购系统找口罩。在公司总裁John Chen的全力支持下,公司通过医疗系统供应链每周采购医用口罩(那时美国医疗系统也有了每周采购限额),陆陆续续拿到了1万枚左右的美标二级或三级医用口罩寄回国内。但这些对于处在“前线”的医院来说还远远不够,所以从1月底开始,我几乎每晚都是在“疯狂”找口罩中度过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2月初,我看到有个网上卖家的地址在以色列,我就马上联系我们公司在以色列的合作伙伴帮忙确认。

以色列的合作伙伴效率相当高——她立刻回邮件表示理解并绝对会全力帮忙,又很快联系了卖家。虽然确认卖家的口罩数量不多,但是当天,她还是在以色列境内找到了4000个欧标FFP3口罩。

那时全球口罩供应已经开始紧张了,单价也飞涨。在我确定要的情况下,他们先垫付了2万多美元全部买下,安排直接寄去中国。多亏了供职于茂名市政府的吴世文的支持,口罩顺利通关,并被及时分发到茂名市及武汉市的相应单位。

我们在以色列就只采购了这一次,因为那边的FFP3口罩基本上被我们买光了。以色列国内也开始限购,但是合作伙伴还在帮我们从英国、印度、巴西等其他国家采购。

那段时间,我的美国华人朋友圈里,80%以上的朋友都在为捐赠物资出力:有想办法整合资源采购的,有提供物流支持的,有提供准确的一线需求信息的,还有捐款的。我收到的最大的单笔捐赠来自一位海归老同学,他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不希望名字被透露。

最开始我其实挺盲目,毕竟隔行如隔山,不知道口罩有这么多种类和规格,但是国内的老同学、在美国的同学朋友和国外的合作伙伴,都积极主动帮忙。

实际上,没有哪个人能独自解决大问题,但当很多人都尽力去解决一些小问题的时候,这些力量加起来,终究还是有些帮助的。

种子发芽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 宋辉将收到的部分口罩通过医生捐赠给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医院。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了2月底。进入3月份,美国就开始出状况了。

3月初,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因为疫情而进入紧急状态,美国口罩逐渐紧缺,但此时,中国大陆的口罩日产能在飞速增长,于是在同一个群里,国内的同学们开始反过来组织捐赠口罩给美国的同学。

此前,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竭尽所能出一份力,从没要求、也没从想过会有回报,但这次真的感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巧合的是,这次捐赠的发起人,就是同学圈里人称“玫瑰”的同学刘彦竹。除他之外,同学屠晓光、陆冬森也参与发起;Mindy与Andy夫妻二人提供了不少捐助;吴世文帮助联系了茂名市口罩生产企业,以成本价支援了2万多个KN95口罩;后来加入的同学秦致不仅提供大量捐赠,也在操作方面提出了好建议。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 收到捐赠口罩的当地居民。

从3月底到现在,我们陆续收到了大陆同学寄来的66000个左右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期间,大陆同学筹款、采购、发货……历尽千辛万苦,采购仍有限制、出口更是充满不确定性,每次直到美国收到货,他们悬着的心才会放下。

作为美东地区的联络人,我的职责就是和美东的老同学及其它地区的联络人紧密联系,确保有效沟通,并将这些口罩有序发放。

这些口罩不仅温暖了老同学和家人,也被捐给老同学所在社区和当地警察局、消防队、医院、养老机构等等。收到口罩的机构有的写了感谢信,或是将表示感谢的照片在网上分享……这一切确实为改善华人形象和社区关系提供了很大帮助。

对中国经验“难以置信”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 收到捐赠口罩的当地医护人员。

进入5月份,美国各州也在讨论恢复常态的具体事宜。

美国是联邦制,各州事宜都由该州自己决定,州长会带领一个团队来做整体安排,但是具体到每个行业、每个城市,也没办法具体指导,只能各自摸着石头过河。

我任职的公司马斯康在前国会议员 Bill Delahant 的牵头下,参加了在波士顿组织的顾问委员会(Advisory Board),参会成员还包括布伦特里市前市长 Joe Sullivan,Greater New Bedford 社区健康中心 CEO、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前委员 Cheryl Bartlett 等。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 宋辉的同事与前国会议员 Bill Delahant 合影。

作为公司的代表,我原计划在会上只做一段15分钟的演讲,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简单介绍中国防疫和复工复产的经验。但实在没想到,到场和线上参加会议的成员都对中国举措的细节非常感兴趣,因为提问实在太多,会议原定的15分钟硬是被拉长到1小时。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 顾问委员会(Advisory Board)现场,当天参加的还有 Dr. Ann Woolley(供职于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她正与博德研究所合作进行一项关于新冠病毒的 50000 人的研究)、Bob Coughlin(马萨诸塞州生物技术委员会CEO)和 Sal Marino(Boston Enterprises CEO,该公司是波士顿主要的清洁公司,处理波士顿出现感染的地点)等。

一方面,大家希望能通过细节去了解中国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有哪些地方美国可以参考等等;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做法的评论——没想到中国的防疫工作如此细致,普遍对于中国病亡率如此低而感到难以置信——有些人感慨中国居然做得这么好,也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这么好。

两种声音都有,可以说是因为中美两国的体制、政府介入的力度,法律以及文化观念都存在差异,这不能用对错来评判。对于中国的措施,美国也不可能照搬,就像中国不可能照搬美国的一样。

两国对于问题严重性的判断、宽容度也不一样。2017年至2018年,美国流感死亡人数超过6万人,5月之前,因新冠肺炎感染而死亡的人数累计不超过10万,所以很多美国人并不认为疫情有多么严重。再加上美国地广人稀,大城市屈指可数,情势不如中国严峻。而且他们也没什么戴口罩的文化,直到四月底、五月初,才有更多美国人戴上口罩。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 2010年至2019年美国流感季初步负担估算(图片来源: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基于所有顾问委员会成员的反应和我在美国同事、朋友的态度,我个人认为,很多美国人并不是对中国有敌意,而是他既搞不清状况,也不太关心。

今年美国是“大选”年,所以中国的疫情并不是美国人一开始的关注重点。美国人更关心美国国内的形势,更愿意相信支持的政党或政客的观点。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 宋辉之前参加的视频会议。

虽然从整体舆论上来说,对华人不算友好,但我所在社区(白人居多)的邻居,我的同事、学校的老师,大家关系都蛮好,也互相理解。平时聊天也没有互相指责,更多是讨论目前状况、接下来的措施,是很务实的。所以我本人和我的家人,都没有感受到什么不友好。

两国都要继续完善

面对疫情,美国确有不足,包括思想准备不足和防疫物资的产能保障不足。很多医院没有意识到新冠病毒在美国会流行到这种程度,在有人感染之前都很大意。

中美两国虽然有差异,运作模式也无法更改,但美国仍有可以向中国借鉴的一些举措,譬如大学复课该怎样处理?如果不能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是否仍要出具指导性的建议?可能有些人不听劝阻,但终归是有人想听到真实的消息和建议。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对于中国来说,从疫情暴发到最终稳定,效率很高,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撑起了全球的需求。然而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杂音”。

从中国来到美国的产品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的商品的确存在。实事求地讲,我的确听到一些抱怨说有被中国的商家骗过的经历。但平心而论,至少在我听到的评价里,大部分是真心感激。而且我知道中国政府在质量把控上做了大量工作,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我们公司的供应链业务受疫情影响,也较多参与进疫情防控,现在被州政府指定给医疗机构提供支持。之前为了跟内地的检测试剂供应商联络和敲定订单,我有时熬夜到凌晨五、六点,打个盹之后继续上班。进入6月,紧绷的程度才稍微缓解,但是复工复学又快要开始了……接下来疫情的走势如何没人知道,只能按照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这一路下来,感慨良多。

最初得知国内疫情时,我非常心疼,非常难受。现在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安全防疫,全球各个国家都是互相影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经验教训,面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做好准备,至少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想得到帮助的人。

我还想再次感谢各位老同学,让我在这个非常时期感受到了非常温暖,也感谢公司和全球供应链伙伴对防疫物资筹措的全力支持。面对国内的有效防控,我感到十分欣慰,希望全球疫情能早日得到有效控制。

撰文:《中国报道》左琳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2   2020-06-18 18:41:50  回复

回复/评论:在美华人宋辉口述:并非所有美国人都对中国有敌意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2.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3.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4. 金星地壳似乎剧烈变化了,NASA即将启动新任务探索求证!
  5. 美国对华为“HarmonyOS”采取行动,引发科技领域的新争议!
  6.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白热化,顶尖研究员成为了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7.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8. 盖茨列出了10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
  9. 判刑15年!发币ICO的定性为诈骗
  10.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11.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12. 旅居海外十几年,母亲是心头之痛!
  13.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14.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15.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16.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17.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18.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19.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20.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21.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22. “蜗居”纽约的中国穷人:男女同住,毫无私隐… 却坚持不肯回国
  23.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24.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25. 美国企业在强化回归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26.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27.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28.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29.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30.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再起,稀土贸易成为焦点
  31.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32.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33.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34.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35.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新型医疗保险”骗局泛滥
  36.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9, 2025-07-06 14:34:09

Processed in 0.09931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