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几年《复联》大行其道,《星战》星光暗淡,
但没有人会否认,《星球大战》依旧是全世界最火的IP,没有之一。

无论是大洋彼岸还是樱花国度,只要有cosplay,你肯定都能找到几个唯唯诺诺的暴风兵,

或拿着光剑的黑武士。

《星球大战》,是全世界粉丝文化的起点。
跟粉丝主要是年轻人的《复联》不同,星战的老粉,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学步小孩。

在《星战》面前,一切代沟都是纸老虎。

人类有朝一日可以克服地心引力,但永远克服不了《星战》的吸引力。
截止目前,《星战》系列游戏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50亿人民币。

调查显示,《星战》中的BB-8机器人玩具,在全球最受欢迎的玩具里排第8。

风靡全球的乐高积木,才排第10。
从世界首富到名人政要,星战粉丝数不胜数。

2015年12月,《星球大战7》在中东首映,一位阿联酋土豪将阿达尔大楼装饰成了“弑星者基地”的模样。

同样是2015年,伦敦地铁站推出了一个逃票惩罚措施,简单来说就是谁逃票就向谁剧透《星战7》……

在美国,星战粉集会是这样的——

美国庆独立日的巡游上,还有专门的第一秩序暴风兵方阵。

奥巴马是《星战》系列的铁粉,平时开完会闲着没事儿,就会在白宫的草坪上挥一挥小朋友玩的光剑。

或者把暴风兵安排在白宫发言人身后。

2015年12月18日,奥巴马举行年终记者会时,一开始便说:“我待会要去看《星战7》,请长话短说。”

果然,距离会议结束还有一个小时,他就扔下一句“好的,我得去看《星球大战7》了!”匆匆离场。
美国独立244年,没有一部电影能有这样的待遇。
在美国,花再多钱,白宫也不会替电影做宣传,这是《星战》的特权。

之前曾有个新闻,夫妻因讨论如果中500万怎么分闹离婚。
在国外,《一对老外夫妻因剧透《星战7》引发矛盾,一言不合就准备离婚。

其实归根结底,《星战》文化其实是美国文化的另一种展现方式。
也是《星战》,开启了科幻片大火的新纪元。
只要配上两把光剑,两只熊的打架斗殴都瞬间充满了大片感。

这或许就是《星战》最大的魅力。

好的文化是不分国界的,对中国观众来说,《星战》文化同样能够被充分理解,充分尊重。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从第一部《魅影危机》到第十一部《天行者崛起》,加上《游侠索罗》这种番外电影,至今为止《星战》系列拍过12部之多。

走过43年,《星球大战》已远远不是一个系列电影这么简单。
如今星战终章已来,番茄君为大家扒出了许多《星球大战》系列不为人知的梗和趣事。
或许能从侧面,给你一个颠覆自己认知的《星球大战》:

1、断手
没断手,不星战。

有网友统计过《星球大战》中被砍断手的次数,有这么多——

被砍断手的人可谓不计其数。

其实断手主要是因为星战里标志武器光剑的锋利,而被砍断的手,大多都是武器的惯用手。
丧心病狂的是,漫威影业的老总凯文费奇是老星战粉,为此在漫威系列电影中,断手梗完成了传承——雷神,巴基都曾遭断手厄运。


树人格鲁特也未能幸免,《银护》中刚和卡魔拉见面就被切了手臂。

《复联2》中,反浩克装甲也是断手的受害者。

漫威对断手梗的传承甚至“传染”了DC,在《海王》中,断手断得更是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2、模型师们的“到此一游”
《星战》系列中有很多典型的代表元素,比如光剑,X型战机,金色比基尼……
不过最著名的还是那艘“千年隼”号战舰。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中最初的千年隼号,其实是由数位模型师制作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模型师花费完功夫,心里都有些“小九九”,他们把自己的名字藏在了模型中。

这些签名中还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欧阳。

它来自华人模型师Ease Owyeung。

无可否认,如果没有这些孙悟空般的模型师,如来佛祖般的《星球大战》,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军功章上,他们的功劳最闪耀。
3、《星战》和《天龙八部》
如果不是西斯,你不会想到西方科幻会和东方武侠有这样的交集。

我们都知道西斯其实是“Sith Lord”的中文翻译,但最开始,对这个词的翻译不统一。

星战BBS里雏龙先生见此状,又想起金庸的《天龙八部》小说里,天山童姥的被手下称为“尊主”。
于是“西斯尊主”这个译名产生,如果不是《天龙八部》给了西斯这么合适的名字,谁知道会翻译成君主、领主还是伯爵啥的……

对比来看,尊主似乎是最妥当的。
4、温杜的倔强
既出演《星战》,又出演《复联》,塞缪尔·杰克逊可谓人生圆满。

有个有意思的事大家不知道,其实最早光剑里是没有紫色的。
一般是蓝色、绿色,西斯使用红色。

只有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温杜大师,光剑是紫色的。
这其实来源于他的个人请求:“想在战场里更醒目一些。”

“由于温杜大师是‘尤达之后宇宙中第二大绝地武士’,所以他的愿望得到了批准。”

5、尤达和爱因斯坦
宇宙中最强的绝地武士是尤达大师,就是这个小绿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角色的头部和脸部,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外貌设计的。

想想也对,他们一个是星战宇宙最厉害的武士,一个是现实世界最厉害的科学家。
这两个站在各自领域巅峰的男人,以这样的形式完成了终极对话。

6、丘巴卡、狗和牦牛
与汉·索罗关系最好的丘巴卡,最早的灵感其实来源于一条狗。

《星战》导演乔治·卢卡斯确认了这个消息,他说丘巴卡的灵感,来源于他的一条名叫“印第安纳”的大狗。
这个伍基人战士,是由真人扮演的,演员彼德·梅犹穿上套装就是丘巴卡。

他身高2.18米,已经在2019年4月与世长辞。
而丘巴卡外套上的毛,都来源于牦牛腹部。
这些毛粘在一件羊绒衫上,作为特型演员的演出服装。
愿丘巴卡安息,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星战》已经火了43年,它注定会一直火下去——因为这个系列电影,早已是两代人的精神寄托,在一遍遍观影,一遍遍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时候,他们也从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历史,看到了生活。
现在,《星球大战》系列全新三部曲最终章《星球大战9:天行者的崛起》,已于6月26日16点在西瓜视频全网首播,今日头条、抖音联合播出。
出处:见配图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