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融入的海外华人圈
网友【移哪儿】 2020-08-29 07:52:19 分享在【身在美国身边事】版块    1    14

旅居米国期间的感触,坐标为IL(伊利诺伊州),不代表全美。

首先要说的是,社区环境和居民素质。

IL州由民主党控制,特点是大城市聚居的非法移民多,而且政策上倾向纵容和包庇非法移民,因此三教九流众多。

这个州的白人相对其他州偏少,人口结构主要是黑人和墨西哥人。

但以我接触的所看,黑人里面也有守规矩有礼貌的,白人里面也有开车变道不打灯,直接在你车前穿插的低素质。

我所遇到的素质下限,是各类种族中的“Karen”(指代要求特权的中产阶级白人,疫情期间又被打上“不自我隔离、拒绝戴口罩、不愿意保持社交距离”的标签,Karen基本等同于自私)。

IL州的人很守时,时间观念很强,但在守信方面较差。

例如和商家在邮件里明明谈好了买车的价格,到店时却要再多坑几百美刀。

银行开户忘记给奖励,去银行反映,银行承诺在48小时内补偿,并且会有专人联系我,结果一直没有人联系,开户奖励也石沉大海。

其次,犯罪率。

我住在罪恶之城(芝加哥)的西郊,车程视塞车程度而言40~60分钟。

虽然新闻上罪恶之城常常有抢劫、枪击、游行示威等报道,但是丝毫不影响这里。

目前为止这一带社区,还暂无任何相对恶劣的犯罪事件,偶尔会见到当地的警车,分不同时段在社区慢驶巡逻。

不过有次亚马逊的快递员懒,直接丢在公寓楼下门外(我要求是放在门口),被某个邻居顺走了包裹,还好找客服申诉,亚马逊直接重新发货。

再说说收入情况。

IL州作为鼎鼎大名的蓝领之州,在特殊情况下,装配工、维修工的收入甚至不亚于摩天大楼办公室里的金融白领。

疫情期间,一些超市的兼职员工时薪大概14~18美刀左右。

支出方面,根据去年数据显示,IL这个州的综合税率是全美最高,地税高、消费税高,对于我来说生活上不算太吃力,但基本上是存不到钱。

IL州普遍物价比国内高不少,例如车载手机支架,国内9.9元包邮,这里9.9美刀。

国内我一人独居,在完全不节省的情况下,水电气费、物业费、垃圾费、污水费、网费、停车费等等,一个月不到1000元或刚好出头。

在米国,单单是冬天的取暖电费一个月都300美刀,一顿十分简单的美式或中式快餐,10刀左右,但别墅和豪车的价格却和国内相反。

文化和生活方式差异方面。

我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饮食文化,因为烹饪中餐讲求新鲜,新鲜的东西在米国意味着“贵”,而且煲汤料在米国只有华人超市才有,奇货可居。

所以我不得不适应吃罐头和加热速食食品,毕竟米国除了多元种族的饮食文化,速食文化也是最流行的。

任何乱七八糟的加工冷藏食品,塞进微波炉或者烤炉就是美美的一顿。

英语雅思平均6.5分水平,感觉在米国毫无用武之地,有时涉及的专业术语多,根本听不懂,例如银行业务。

并且米国的口音千奇百怪,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语速节奏。

还有米国人就是死脑筋,我参加了当地社区大学的成人免费英语教学分班考试,结果考了满分。

考官给了我第二份考卷,结果也是满分,然后她就和我说,恭喜你获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但我们不能给你提供课程,如果你喜欢英语,你需要付费进一步学习更高阶的课程。

我一脸懵……

数天后我直接与招生办公室沟通,我说满分不能说明我英语好,只能说明我阅读能力好,但我口语和听力很差,我想先学习入门英语。

但招生办依然坚持,分数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标准,政府出钱资助英语差的人学习以融入社会,像我这种“英语好的人”需要付费才能进一步学习。

最后,说“歧视”。

旅居期间,我没感受到特别的歧视眼光,也可以说一直活在歧视之下,总之我对这个不敏感,做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就行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华人圈不但不抱团,反倒是互相歧视。

投资移民看不起亲属移民,合法移民看不起非法移民,北上广移民看不起其他内陆和沿海地区移民,香港台湾移民看不起大陆移民,有钱移民看不起没钱移民……

海外华人圈不仅互相歧视,那些所谓的“移民精英”还坑出天际:

1、刻意隐瞒,将有问题的N手车转卖给新移民或新留学生。

2、车行商家在报纸上登广告收购事故车翻新,却又把这些“9成新”的二手车卖给新移民和新留学生。

3、餐馆和美甲店表面上包容和收留非法移民,实际上是为了省下支出,克扣同胞工资,竟直接打出五折。

4、雇主向雇员出租自家的地下室或客房,声称一起上班方便接送,异乡有个照应之类,结果可怜不懂市场行情的雇员本来整租一间屋才1000美刀,租住雇主的地下室却要800美刀。

5、律师无论是否可行,都会叫你去申请这个权利申请那个福利,反正你不成功也没关系,律师费已经落袋为安。

6、会计师永远不会告诉你,社会上有很多非盈利组织机构,会免费给不懂报税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7、房产中介凭着主动找上门的人傻钱多,尤其是那些不懂英文也不懂楼价行情,揣着一大笔钱踏上异土打算投资或者首次置业的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性狠狠地宰一笔。

8、销售陷阱,提供温馨亲切的普通话服务,甚至粤语、天津话、东北话,湖南话和温州话都有。

例如手机店销售。

针对不会英语的老年人广而告之声称免费送手机,入网送购物卡,而且都是最新款的某果某星。

实际上是签一份18个月的租赁协议,用最贵的套餐,一份套餐捆绑有5个号码,手机还得额外付费上意外保险。

不会英文审查租赁合约看起来很爽,2部免费最新款手机,5个手机靓号美滋滋,其实每个月都要付近400美刀的费用,18个月后还要付清30%手机余款,或者选择归还或继续租,中途违约还要额外赔付。

9、还有一种最可恶的,开设网络平台或华人论坛,表面上提供华人交流和生活资讯还有经验,实际上拿着广告金主的钱,刊登大量软广硬广乃至骗子广告进行错误消费诱导。

我忽然发现,互相歧视似乎与互相坑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底是因为歧视才昧着良心去坑人,还是因为被坑后才产生选择性歧视?

撰文:头条号 @陆九尘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4   2020-08-29 07:52:19  回复

回复/评论:无法融入的海外华人圈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盘查,中方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2. 中美两国在马德里谈判,聚焦TikTok和关税问题!
  3. 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印度制造”的份额激增
  4. 川普政策变动,竟然催生了智利的生育旅游热潮?
  5. 从近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入境的悲惨遭遇说起
  6. 2025年度的美国公立高中排名发布,咱只关注前三!
  7. 中国AI芯片产业迎来了技术突破和生态崛起
  8.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驱逐,禁止五年内再入境!
  9. 白宫开通了TikTok 账号,传播政策信息!
  10. 马斯克的净资产创纪录,突破5000亿美元!
  11. 马斯克“xAI”起诉前工程师“泄露机密”
  12. SpaceX的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了
  13. 母亲给大一女儿恋爱八项要求
  14. 相差3米!星舰试飞“精准溅落”展现技术突破
  15. 美国宣传制裁东南亚的19个电信诈骗网络实体
  16. iPhone 17系列新品、iPhone Air发布了!
  17. 最高法院裁定:支持川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政策
  18. 敌友即友?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开始接触,图谋合伙收购OpenAI?
  19.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巨额军费预算,马斯克警示财政风险!
  20. 美国“真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境政策?
  21. 休斯顿机场“小黑屋内的铝箔纸”:中国留学生遭遇遣返的36小时煎熬
  22. 美国的七大都会区“房市调头”,买方作主了!
  23. 不输常春藤!盘点学费低、薪资高的25所美国公立大学
  24. 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基本都会被问及这些问题!
  25. 中美元首长“电话粥”,聚焦经贸和TikTok合作!
  26. 麦当劳CEO声称美国品牌的声誉在全球下滑
  27. 美国签证新规:申请人须回母国面谈
  28. TikTok美国业务的“合规运营”方案细节披露
  29. 李开复:如果老板不AI,公司将会被AI淘汰!
  30. 美国签证新规“取消第三国面签”的选项了
  31. YouTube“反诈频道”助力警方,破获6500万美元诈骗案!
  32. 在美国生活半年,真实观察了文化差异!
  33. Niche发布2026全美最佳大学榜单 MIT重回榜首
  34. 毅力号火星车揭示了杰泽罗陨石坑的水活动历史
  35. 川普总统的“科技巨头宴”收获千亿级的投资承诺
  36. 启程回国:美元很香,但回家的路更香!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63, 2025-09-26 23:55:05

Processed in 1.43825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4)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