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融入的海外华人圈
网友【移哪儿】 2020-08-29 07:52:19 分享在【身在美国身边事】版块    1    14

旅居米国期间的感触,坐标为IL(伊利诺伊州),不代表全美。

首先要说的是,社区环境和居民素质。

IL州由民主党控制,特点是大城市聚居的非法移民多,而且政策上倾向纵容和包庇非法移民,因此三教九流众多。

这个州的白人相对其他州偏少,人口结构主要是黑人和墨西哥人。

但以我接触的所看,黑人里面也有守规矩有礼貌的,白人里面也有开车变道不打灯,直接在你车前穿插的低素质。

我所遇到的素质下限,是各类种族中的“Karen”(指代要求特权的中产阶级白人,疫情期间又被打上“不自我隔离、拒绝戴口罩、不愿意保持社交距离”的标签,Karen基本等同于自私)。

IL州的人很守时,时间观念很强,但在守信方面较差。

例如和商家在邮件里明明谈好了买车的价格,到店时却要再多坑几百美刀。

银行开户忘记给奖励,去银行反映,银行承诺在48小时内补偿,并且会有专人联系我,结果一直没有人联系,开户奖励也石沉大海。

其次,犯罪率。

我住在罪恶之城(芝加哥)的西郊,车程视塞车程度而言40~60分钟。

虽然新闻上罪恶之城常常有抢劫、枪击、游行示威等报道,但是丝毫不影响这里。

目前为止这一带社区,还暂无任何相对恶劣的犯罪事件,偶尔会见到当地的警车,分不同时段在社区慢驶巡逻。

不过有次亚马逊的快递员懒,直接丢在公寓楼下门外(我要求是放在门口),被某个邻居顺走了包裹,还好找客服申诉,亚马逊直接重新发货。

再说说收入情况。

IL州作为鼎鼎大名的蓝领之州,在特殊情况下,装配工、维修工的收入甚至不亚于摩天大楼办公室里的金融白领。

疫情期间,一些超市的兼职员工时薪大概14~18美刀左右。

支出方面,根据去年数据显示,IL这个州的综合税率是全美最高,地税高、消费税高,对于我来说生活上不算太吃力,但基本上是存不到钱。

IL州普遍物价比国内高不少,例如车载手机支架,国内9.9元包邮,这里9.9美刀。

国内我一人独居,在完全不节省的情况下,水电气费、物业费、垃圾费、污水费、网费、停车费等等,一个月不到1000元或刚好出头。

在米国,单单是冬天的取暖电费一个月都300美刀,一顿十分简单的美式或中式快餐,10刀左右,但别墅和豪车的价格却和国内相反。

文化和生活方式差异方面。

我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饮食文化,因为烹饪中餐讲求新鲜,新鲜的东西在米国意味着“贵”,而且煲汤料在米国只有华人超市才有,奇货可居。

所以我不得不适应吃罐头和加热速食食品,毕竟米国除了多元种族的饮食文化,速食文化也是最流行的。

任何乱七八糟的加工冷藏食品,塞进微波炉或者烤炉就是美美的一顿。

英语雅思平均6.5分水平,感觉在米国毫无用武之地,有时涉及的专业术语多,根本听不懂,例如银行业务。

并且米国的口音千奇百怪,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语速节奏。

还有米国人就是死脑筋,我参加了当地社区大学的成人免费英语教学分班考试,结果考了满分。

考官给了我第二份考卷,结果也是满分,然后她就和我说,恭喜你获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但我们不能给你提供课程,如果你喜欢英语,你需要付费进一步学习更高阶的课程。

我一脸懵……

数天后我直接与招生办公室沟通,我说满分不能说明我英语好,只能说明我阅读能力好,但我口语和听力很差,我想先学习入门英语。

但招生办依然坚持,分数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标准,政府出钱资助英语差的人学习以融入社会,像我这种“英语好的人”需要付费才能进一步学习。

最后,说“歧视”。

旅居期间,我没感受到特别的歧视眼光,也可以说一直活在歧视之下,总之我对这个不敏感,做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就行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华人圈不但不抱团,反倒是互相歧视。

投资移民看不起亲属移民,合法移民看不起非法移民,北上广移民看不起其他内陆和沿海地区移民,香港台湾移民看不起大陆移民,有钱移民看不起没钱移民……

海外华人圈不仅互相歧视,那些所谓的“移民精英”还坑出天际:

1、刻意隐瞒,将有问题的N手车转卖给新移民或新留学生。

2、车行商家在报纸上登广告收购事故车翻新,却又把这些“9成新”的二手车卖给新移民和新留学生。

3、餐馆和美甲店表面上包容和收留非法移民,实际上是为了省下支出,克扣同胞工资,竟直接打出五折。

4、雇主向雇员出租自家的地下室或客房,声称一起上班方便接送,异乡有个照应之类,结果可怜不懂市场行情的雇员本来整租一间屋才1000美刀,租住雇主的地下室却要800美刀。

5、律师无论是否可行,都会叫你去申请这个权利申请那个福利,反正你不成功也没关系,律师费已经落袋为安。

6、会计师永远不会告诉你,社会上有很多非盈利组织机构,会免费给不懂报税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7、房产中介凭着主动找上门的人傻钱多,尤其是那些不懂英文也不懂楼价行情,揣着一大笔钱踏上异土打算投资或者首次置业的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性狠狠地宰一笔。

8、销售陷阱,提供温馨亲切的普通话服务,甚至粤语、天津话、东北话,湖南话和温州话都有。

例如手机店销售。

针对不会英语的老年人广而告之声称免费送手机,入网送购物卡,而且都是最新款的某果某星。

实际上是签一份18个月的租赁协议,用最贵的套餐,一份套餐捆绑有5个号码,手机还得额外付费上意外保险。

不会英文审查租赁合约看起来很爽,2部免费最新款手机,5个手机靓号美滋滋,其实每个月都要付近400美刀的费用,18个月后还要付清30%手机余款,或者选择归还或继续租,中途违约还要额外赔付。

9、还有一种最可恶的,开设网络平台或华人论坛,表面上提供华人交流和生活资讯还有经验,实际上拿着广告金主的钱,刊登大量软广硬广乃至骗子广告进行错误消费诱导。

我忽然发现,互相歧视似乎与互相坑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到底是因为歧视才昧着良心去坑人,还是因为被坑后才产生选择性歧视?

撰文:头条号 @陆九尘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4   2020-08-29 07:52:19  回复

回复/评论:无法融入的海外华人圈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马斯克“xAI”起诉前工程师“泄露机密”
  2. 不输常春藤!盘点学费低、薪资高的25所美国公立大学
  3. 美国签证新规“取消第三国面签”的选项了
  4. 美国“真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境政策?
  5. 在美国生活半年,真实观察了文化差异!
  6. 相差3米!星舰试飞“精准溅落”展现技术突破
  7. 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基本都会被问及这些问题!
  8. 美国签证新规:申请人须回母国面谈
  9. 川普政策变动,竟然催生了智利的生育旅游热潮?
  10. 母亲给大一女儿恋爱八项要求
  11. 麦当劳CEO声称美国品牌的声誉在全球下滑
  12. YouTube“反诈频道”助力警方,破获6500万美元诈骗案!
  13. 最高法院裁定:支持川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政策
  14. 美国的七大都会区“房市调头”,买方作主了!
  15. 中美元首长“电话粥”,聚焦经贸和TikTok合作!
  16. 美国宣传制裁东南亚的19个电信诈骗网络实体
  17. 马斯克的净资产创纪录,突破5000亿美元!
  18. SpaceX的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了
  19. 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印度制造”的份额激增
  20. 川普总统的“科技巨头宴”收获千亿级的投资承诺
  21.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驱逐,禁止五年内再入境!
  22. 中国AI芯片产业迎来了技术突破和生态崛起
  23. 从近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入境的悲惨遭遇说起
  24.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盘查,中方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25.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巨额军费预算,马斯克警示财政风险!
  26. 敌友即友?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开始接触,图谋合伙收购OpenAI?
  27. 启程回国:美元很香,但回家的路更香!
  28. 李开复:如果老板不AI,公司将会被AI淘汰!
  29. 中美两国在马德里谈判,聚焦TikTok和关税问题!
  30. 休斯顿机场“小黑屋内的铝箔纸”:中国留学生遭遇遣返的36小时煎熬
  31. TikTok美国业务的“合规运营”方案细节披露
  32. 白宫开通了TikTok 账号,传播政策信息!
  33. iPhone 17系列新品、iPhone Air发布了!
  34. 毅力号火星车揭示了杰泽罗陨石坑的水活动历史
  35. Niche发布2026全美最佳大学榜单 MIT重回榜首
  36. 2025年度的美国公立高中排名发布,咱只关注前三!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63, 2025-09-27 01:21:44

Processed in 0.05268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4)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