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COVID-19通过空气传播的证据做实了!
网友【咋样了】 2021-04-19 21:09:40 分享在【身心健康最重要】版块    1    5

据英文媒体报道,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篇综述文章提出了导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的10个关键科学原因。越来越多的专家一致认为,空气传播的证据是“压倒性”的,全球卫生当局越早承认这一点就能越早实施更有效的措施以更好地保护公众。

在过去12个月的时间里,最激烈的争论之一可能是大多数人是如何感染COVID-19的。随着2020年初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多数公共卫生专家的普遍观点是,SARS-CoV-2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这一观点基于一种传统的由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的二元病毒。气溶胶颗粒通常被定义为小于5微米(µm),它们可以在空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也可以从污染源飞到很远的地方。

而呼吸道飞沫是较大的颗粒,通常由咳嗽或打喷嚏产生。这些粒子在几秒钟内就会落到地面,通常距离污染源不超过6英尺(1.8米)。

去年初的普遍假设是,SARS-CoV-2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这让相关部门提出了诸如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佩戴口罩等基础公共卫生措施。然而,随着2020年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病例研究呈现了这样的情景:尽管许多人离病毒源很远,但他们却仍在超级传播事件中被感染。

牛津大学的Trish Greenhalgh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新综述称,有一致且有力的证据表明,SARS-CoV-2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研究人员列出了过去一年的10条证据,这些证据压倒性地支持这一假设。这篇综述还声称,这种新病毒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是基于有缺陷和过时的病毒传播模型。

该评估参考了过去12个月的大量证据--包括大量案例研究,这些研究记录了病毒在相邻酒店房间中人之间的远距离传播以及无法用飞沫传播来解释的室内场所的超级传播事件。研究人员认为,已知大至100µm的颗粒会长期悬浮在空气中,而小于5µm的气溶胶颗粒的固定定义则导致了对SARS-CoV-2传播方式的误解。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写道:“近距离传播意味着,过去几十年来,人们一直使用大量呼吸道飞沫或污染物来否认结核病和麻疹的空气传播,这种假设是有缺陷的。这成为了医学信条,忽略了对气溶胶和液滴的直接测量,这些测量揭示了一些缺陷如呼吸活动产生的气溶胶数量过多,气溶胶和液滴之间的粒度边界为5 μm,而不是100 μm的准确边界。”

呼吁广泛承认SARS-CoV-2通过空气传播的并非只有研究人员。2月初,著名科学杂志《自然》的编辑批评公共卫生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未能有效传达空气传播的优势。

该社论承认,越来越多的人接受COVID-19通过空气传播,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又被建议继续建议表面消毒和其他飞沫传播预防措施,这使公众感到困惑并导致对昂贵消毒工作的巨额投资。

该杂志的编辑写道:“与通过空气传播造成的更大风险相比,缺乏对污染物风险的明确认识具有严重的影响。人们和组织继续优先考虑昂贵的消毒工作,而他们本可以投入更多资源来强调口罩的重要性并研究改善通风的措施。后者将更加复杂但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美疾控中心(CDC)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中心仍认为,COVID-19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目前的建议称,尽管其最近更新的信息指出,“COVID-19有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直接接触仍是最常见的感染媒介。

美CDC最近发表的一项案例研究描述了去年澳大利亚一座教堂发生的COVID-19聚集性疫情。研究报告称,在两天的教堂礼拜中有12人被感染。主要病例患者是教堂唱诗班的一名成员,所有流行病学证据都指出,最好的解释是空气传播。然而该研究也指出,“这项调查仅提供了空气传播的间接证据。”

在《柳叶刀》上发表的这篇文章的合著者Zeynep Tufekci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名作家和社会学家。他指出,人们目前基于飞沫传播假说的许多预防措施仍然有效。如保持距离和戴口罩是预防感染的重要工具,但她认为,一些关键的公共卫生政策正在挪用用于实施更有用措施的资源。

而最近发表在《BMJ》上的一篇社论指出,迫切需要修订病毒传播的传统科学定义。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是病毒空气传播专家Linsey Marr。文章认为,我们目前的许多感染控制措施是有用的,即使在空气传播占主导地位的问题上达成了更广泛的共识也不应该改变。

然而目前关注飞沫传播的一个大问题是缺乏对室内通风的重视。Marr和他的同事建议,需要立即对室内空间的通风和空气过滤技术给予更多关注。这将有助于我们的室内空间在未来免受这种病毒和其他可能出现的病毒的侵袭。

研究人员在《BMJ》中的文章中写道:“COVID-19很可能会变成季节性的,我们将不得不像对待流感一样对待它。因此,政府和卫生领导人应该关注科学,把精力集中在空气传播上。人们需要更安全的室内环境,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未接种疫苗的人和疫苗接种失败的人,也为了阻止疫苗耐药变种或任何时候可能出现的新型空气威胁。”

编译:cnBeta.com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关注时事,关注共同关心……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5   2021-04-19 21:09:40  回复

回复/评论:COVID-19通过空气传播的证据做实了!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白宫开通了TikTok 账号,传播政策信息!
  2. 马斯克“xAI”起诉前工程师“泄露机密”
  3. 川普总统的态度突变,暗示乌克兰应该反击俄罗斯本土?
  4.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驱逐,禁止五年内再入境!
  5. 华人留学生“索赔1亿美元控诉”大学期间的农药伤害
  6. 不输常春藤!盘点学费低、薪资高的25所美国公立大学
  7. 川普总统的“科技巨头宴”收获千亿级的投资承诺
  8. 美国宣传制裁东南亚的19个电信诈骗网络实体
  9. SpaceX的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了
  10. 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印度制造”的份额激增
  11. iPhone 17系列新品、iPhone Air发布了!
  12. ICE抓捕的非法移民中,中国人数量激增?
  13. 相差3米!星舰试飞“精准溅落”展现技术突破
  14. 持中国大陆护照在申请美国签证的注意事项更新(2025年8月版本)
  15. 植物油更健康?动物油脂摄入或将加速肿瘤生长
  16. 全美房地产市场在趋向中性,区域分化明显!
  17. 美国“真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入境政策?
  18. 选择西雅图、圣地亚哥还是洛杉矶?全面对比“三城生活”
  19. 休斯顿机场“小黑屋内的铝箔纸”:中国留学生遭遇遣返的36小时煎熬
  20. 美国华裔二代坦言:中国发展现状,让父辈移民后悔了!
  21. Niche发布2026全美最佳大学榜单 MIT重回榜首
  22. 麦当劳CEO声称美国品牌的声誉在全球下滑
  23. 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基本都会被问及这些问题!
  24. 美国年轻人的“中国观”悄然转变
  25. 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遭遇盘查,中方大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26. YouTube“反诈频道”助力警方,破获6500万美元诈骗案!
  27. 从近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入境的悲惨遭遇说起
  28. 华人科学家身陷“杀猪盘”,短短数月就被掏光250万美元积蓄!
  29. 美国签证新规“取消第三国面签”的选项了
  30. 李开复:如果老板不AI,公司将会被AI淘汰!
  31. 加州州长竟然模仿川普总统的风格发帖,粉丝数和支持率“都涨了”!
  32. 启程回国:美元很香,但回家的路更香!
  33. 敌友即友?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开始接触,图谋合伙收购OpenAI?
  34. 2025年度的美国公立高中排名发布,咱只关注前三!
  35. 川普家族竟然靠它狂揽45亿美金!操盘手是赵长鹏?
  36. 先交押金!美国重启了“签证保证金”试点计划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36, 2025-09-18 14:25:20

Processed in 0.70978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5)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