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健康问题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咱们就通过黄女士一家的经历,来聊聊幽门螺杆菌这个看似陌生,实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 黄女士家的健康风波
黄女士和丈夫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孩子出生不久,她就因工作需要重返岗位。由于没人帮忙照顾小孩,无奈之下,只好把老家的公婆接到城里一同居住。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虽说偶尔会有一些小摩擦,但总体氛围也算其乐融融。前段时间,黄女士看着公婆年事已高,想到他们从未做过全面体检,为了二老的身体健康,便给他们预约了一次全身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黄女士发现公婆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均呈阳性。她深知幽门螺杆菌可能会传染给宝宝,心里十分担忧,于是提出了分碗筷的建议。然而,公婆对幽门螺杆菌一无所知,他们只觉得儿媳妇这么做是嫌弃自己脏,当下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一气之下便收拾东西,嚷嚷着要回乡下去,不想在这里“碍人眼”。
看到二老如此反应,黄女士心里既着急又委屈。好在丈夫比较理智,他赶忙耐心地给二老细细讲解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从这种细菌与胃部疾病的关联,到可能对宝宝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丈夫说得头头是道。公婆听了儿子的解释,这才逐渐理解了儿媳的一番苦心,不再坚持离开,还积极配合,严格执行起分餐制,生怕一不小心就把病菌传染给可爱的孙子。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风险:科学研究的警示
幽门螺杆菌,这个在我们生活中可能并不常被提及的名字,却与我们的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中国近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这意味着超过 7 亿人的胃里都有这种细菌。它可不是个“善茬”,不仅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多种胃部疾病紧密相关,还和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B12 缺乏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为关键的是,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存在直接关联,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其列为诱发胃癌发生的头号致病因子。
2024 年 7 月,北京大学联合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子刊上发表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研究人员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山东临朐县 980 个自然村内,对约 18 万 25 - 54 岁的居民展开了为期 11.8 年的长期随访。在所有受试者中,约有 10 万受试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人员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缓解疗法。而那些幽门螺杆菌感染呈阴性的患者,则不进行任何治疗。
在漫长的随访过程中,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着每一位受试者的健康状况。最终发现,共有 1035 例新发胃癌患者。通过对比两组数据,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相较于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那一组,胃癌发生率下降了 14%。而在那些完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身上,效果更为显著,胃癌发生率降低了约 19%。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发现,在 25 - 45 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尤为突出。这部分人群的胃癌发病率下降了 35%,死亡率更是下降了 43%。
无独有偶,2020 年 2 月,《新英格兰杂志》也发表了一项相关研究。研究对象是 1676 例年龄在 40 - 65 岁之间,且家族内有直系亲属曾患胃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研究人员同样将受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服用安慰剂,另一组接受幽门螺杆菌治疗。在中位 9.2 年的随访过程中,结果令人震惊:根治幽门螺杆菌的受试者,胃癌发生率仅有 0.8%;与对照组相比,胃癌发生风险竟然下降了 73%。这些科学研究的数据,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幽门螺杆菌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以及根除它的重要性。
## 筷子与胃癌风险:看似夸张却有依据的说法
在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筷子换一换,胃癌风险减少一半。”初听之下,感觉这说法有些夸张,但其实它并非毫无科学依据。根据《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与管理共识报告(2021 版)》,幽门螺杆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家族性疾病,家庭内部的传播是引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吕农华指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粪 - 口、口 - 口进行传播。在我们日常的共餐制下,只要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就如同在餐桌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极有可能导致其余共餐的人也被感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曾特意提醒大家,除了外出就餐要注意,在家里同样需要实行分餐制。千万不要用同一双筷子夹菜,大家混在一起吃,这种看似平常的就餐方式,实则会导致大量病菌传播。此外,除了使用公筷,定期更换筷子也至关重要。特别是一些使用竹筷、木筷的家庭,由于这些筷子材质的特性,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受潮发霉。
而发霉的筷子上,很可能滋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它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作用,一旦随着食物进入体内,就很容易诱发肝癌。所以,建议大家日常使用筷子 3 - 6 个月就更换一次,并且在清洗筷子时,一定要注意彻底晾干后再妥善保存。
## 家用筷子的选择:如何挑到合适的那一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筷子是必不可少的餐具。市面上的筷子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有竹木筷、不锈钢筷、合金筷、漆筷、塑料筷等等。面对这么多选择,到底哪一种更适合家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木筷/竹筷
木筷价格相对亲民,而且如果保养得当,可以使用较长时间。竹筷则更加环保,符合当下绿色生活的理念。然而,这两种筷子也有它们的“小脾气”。竹木筷子清洗起来略显麻烦,很容易残留洗洁精和食物残渣。在晾干的过程中,如果环境不够干燥通风,还可能滋生病原微生物,变成细菌的“温床”。所以,使用木筷或竹筷,建议 3 - 6 个月就更换一次。每次清洗后,一定要确保彻底晾干,再放进干净的筷筒里保存。
### 漆筷
漆筷其实就是在木筷的基础上涂了一层漆,这层漆不仅让筷子的颜值提高了不少,还使它更容易清洗,并且具有防水作用。不过,漆筷也有让人担忧的地方。使用时间久了,漆层可能会脱落,这些脱落的物质有可能随着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给身体带来一些潜在的不良影响。尤其是一些使用了劣质涂料的漆筷,很可能含有铅、苯等有害物质,对小孩的健康危害较大,所以小孩最好少用漆筷。
### 不锈钢筷
不锈钢筷子以其耐用、耐摔以及方便清洗的特点,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但它也有一些小缺点,比如重量较大,使用起来手感可能不太好。而且,当我们用它夹烫的食物时,还可能会不小心烫嘴。在购买不锈钢筷子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食品级的不锈钢材质,避免买到劣质产品,给健康带来隐患。
### 塑料筷
塑料筷和漆筷一样,外观通常比较美观,颜值较高。但塑料筷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不耐热。在受热后,塑料筷很容易变形、融化,进而产生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物质。所以,在选择塑料筷时,一定要谨慎考虑其使用场景,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诱发胃癌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日常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尽早进行根治治疗。而在生活中,从选择合适的筷子、实行分餐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或许就能为我们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出处:头条号 @辽沈晚报铁岭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