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社报道,加州州长加文·纽森 2025 年 5 月 12 日敦促加州各城市清理无家可归者的营地,再次加大力度解决他任职期间的一个棘手问题:加州各地地下通道、公园和街道上遍布的临时帐篷。
在美国,即使像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几乎每个街区仍然随处可见塌陷的帐篷、临时搭建的住所和锈迹斑斑的房车。去年的年度统计数据估计,该市有超过4.5万名无家可归者。而整个加州无家可归人口总数约19万人,占全美的四分之一。
洛杉矶和旧金山等主要城市已经开始清理营地,称这对需要进入公园和人行道的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不公平。旧金山市长丹尼尔·卢里承诺清理城市人行道,圣何塞市长马特·马汉甚至提议,如果有人三次拒绝庇护,将被逮捕。
加州州长纽森还颁布了一非强制性的指导法令,包括禁止在一个地点“持续露营”,禁止阻塞人行道的营地,并要求当地官员在清理营地之前发出通知并尽一切合理努力识别和提供庇护。他经常批评各地方领导人没有采取足够紧急的行动来解决这个渗透到加州各个角落、让选民越来越失望的问题。
加州的露营禁令也招致了一些质疑,批评人士表示,露营禁令使人们更难找到稳定的住所和工作。代表加州 58 个县的加州县协会表示,州政府为解决无家可归问题提供的资金并不像其所说的那么多,其中一半的资金流向了住房开发商。
据报道,加州在 2018-2023 财年期间,在 30 多个无家可归者住房项目上花费了大约数十亿美元,但许多城市的无家可归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审计发现,加州在过去五年中花费了240亿美元来解决无家可归问题,但洛杉矶一个负责监督无家可归者资金的机构审计发现这些支出过于随意。
消除城市流浪者的临时营地,目的是改善城市的形象,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出发点是好的,但为解决该问题,加州各级政府已尝试了数年,并为此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然而成效微乎其微。其核心没有从从根源上去解决,倘若仅是强行清理无家可归者的营地,却没有配套的措施来防止无家可归的产生,其产生的结果可能是让现有的流浪者无处栖身。
曾几何时,在中国的不少城市,也能看到流浪者和乞讨者的身影,桥洞下那狭窄阴暗的空间,成为了一些人遮风避雨的“居所”;公园边那稍显僻静的地带,也有无家可归者无奈地将其视为“安身之地”,还有街边的乞讨者。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城市已彻底消失了,这得益于中国政府一系列精准且有力的政策措施,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贫困人群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极大地减少了因贫困而导致的无家可归现象。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中国为全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然而,中国的方案虽然是现成的,美国却学不来。美国的社会结构较为复杂,利益集团众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而且,美国长期以来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和贫困问题的解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精准帮扶,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
出处:头条号 @西风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