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eiguo.com 于 2025 年 9 月 6 日收到的消息 ‣ 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印度制造的手机在美国市场份额达到44%,而中国制造份额从61%骤降至25%。这一现象标志着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的显著转移。
美国曾长期主导制造业,但自1980年代起,科技企业将生产外包至亚洲以降低运营成本。苹果公司1981年将生产转移至亚洲后,全球供应链分工日益细化。iPhone的组装主要依赖中国工厂,而设计和核心部件仍由美国企业完成。
2025年第二季度的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印度手机在美国市场占比达44%,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240%。中国制造份额的急剧下降反映了供应链重构的深度。
尽管美国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成效有限。富士康威斯康星州项目投资从100亿美元削减至6.72亿美元,就业岗位从13000个缩减至1500个。
少数企业尝试本土制造。Purism公司推出Librem 5 USA,售价1999美元,是同类中国制造产品的1.5倍。其年收入数千万美元,但年产量仅数百台,规模有限。
该案例证明美国具备手机制造技术,但难以实现规模化。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使完全本土化不现实,核心创新仍集中在美国。
数据还显示,美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疲软,2025年第二季度仅增长1%,消费者支出减弱与关税压力共同影响市场活力。
越南成为重要供应国,手机占美国进口总量30%。印度和越南的崛起使美国制造业回流目标面临挑战。
美国制造业的困境源于数十年战略选择,而非技术能力。核心创新如高通芯片设计、苹果A系列处理器仍在美国完成。
全球供应链的演变正重塑市场格局。美国智能手机高端市场被苹果主导,但中低端竞争加剧。
综合自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