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eiguo.com 于 2025 年 9 月 22 日收到的消息 ‣ 近日一段迈阿密家得宝门店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视频显示一名女性顾客因古巴裔员工英语表达不流利,追着对方怒吼“不说英语就该被开除”。事件在西语人口占70%的迈阿密引发广泛讨论。
视频中中年白人女性情绪激动,跟随员工在货架间穿行,多次强调英语是工作底线。该视频上传至Instagram账号“lifestyle_miami”后,迅速获得数千条评论,形成支持与反对两派。
支持者称服务岗位必须精通英语;反对者则指出“她知道自己在迈阿密吗”,并强调美国无官方语言,国家由移民构建。部分批评者将行为描述为“种族主义羞辱”,呼吁永久禁止该顾客进入家得宝。
有观众戏称其为“Karen奶奶”。“Karen”是美国文化中的流行梗,指在公共场合表现偏执、种族主义或专断的中年白人女性,常用于嘲讽对少数族裔服务人员颐指气使。此次事件被视为典型例证。
此类冲突并非孤立。迈阿密拉美社区内部同样存在排外裂痕。
今年2月古巴裔移民在TikTok爆料,许多已获合法身份的拉美移民歧视仍在办理移民手续的同胞,称其“忘了自己来自哪里”。古巴裔罗伊坦言,部分同胞用“印第安人”等贬义词辱骂其他拉美族群,这种“内部种族主义”令他羞耻。
去年12月委内瑞拉女演员诺基斯·巴蒂斯塔称,自己和家人在海厄利亚一家古巴人经营的商店,仅因“委内瑞拉人”身份被拒服务。事件引发社交平台众怒,揭示迈阿密多元文化中的排斥现象。
这些案例共同显示,南佛罗里达州排外情绪不仅来自英语主流群体,也潜藏在共享移民背景的拉美社区内部。
家得宝目前未发表公开声明,但视频播放量持续上升。这场“英语闹剧”已超越个体冲突,成为迈阿密——这座西语人口占一半的“双语之城”——文化张力的缩影:当移民后代遗忘根源,语言沦为排斥工具,多元社会平衡正被悄然侵蚀。
综合自微信公众号 @佛州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