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eiguo.com 于 2025 年 11 月 25 日收到的消息 ‣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对中心化金融体系的信任危机。次年 11 月 1 日,一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白皮书在网络上公开,宣称要用去中心化技术取代传统银行。

这一天恰逢美联储启动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大幅印发美元。有人认为两者的时间重合并非偶然,推测美联储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借助比特币提供一个“泄洪口”,把公众对金融体系的失望转移到数字货币上。
从 2008 年至 2025 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约 0.9 万亿美元膨胀至约 9 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比特币市值从零增长至约 1.3 万亿美元。两者的同步增长引发外界对比特币是否成为美元超发的“储水池”之说。
白皮书的语言使用美式拼写,如“color”“center”。代码提交的时间戳也符合美国东部工作时间。还有观点指出,能够在不留下任何数字痕迹的情况下设计区块链技术,可能需要国家级别的资源与保护。
2011 年 4 月,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突然停止公开活动,正值比特币首次受到全球监管关注。有人解读为其使命已完成,随后淡出视野。

近年来,比特币网络的算力与交易大多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矿场和交易所手中。数据显示,超过 80% 的比特币被不到 1% 的地址控制。这样的集中度让比特币在实际运营中更像是受美国资本影响的资产,而非完全去中心化的“人民货币”。
比特币与美元的关系被一些观察者形容为“金融备胎”。当美元因超发导致通胀压力时,比特币成为部分投资者的对冲工具;当其他国家尝试去美元化时,比特币又被视为资本外流的渠道。
从资产规模对比来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与比特币总市值在过去十七年中呈现相似的增长轨迹。这种同步被部分分析师解读为金融实验的结果,而非单纯的市场自然规律。

文章提醒读者,在进行比特币投资时应审视背后的权力结构与利益分配,避免将个人财富置于可能被更高层次金融力量操控的风险之中。
综合自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