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10月10日报道,美国FBI高官大卫·扎迪(DavidSzady)宣称,该局派出了“数以百计”的反间谍人员进驻硅谷寻找“中国间谍”,此言一出,引起美国华人和主流媒体的口诛笔伐。 但扎迪的行动步伐并没有减速。11月9日,《圣路易斯信使邮报》再度披露,扎迪正在紧锣密鼓地将其计划化为行动。
看紧“国家脑力”比反恐还重要 美国《圣路易斯信使邮报》11月9日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头号反间谍情报官大卫·扎迪上周悄然抵达圣路易斯,主持召开FBI全国反间谍办公室负责人会议,首度语出惊人地提出:“反间谍”比“反恐怖”更重要。
扎迪在会上提出:“什么是国家安全?华盛顿大学实验室细菌器皿里培植出来的细菌,波音公司的新型战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的新式导弹……它们就是国家安全!”
“9·11后的4年多时间里,FBI有点吃偏食了——把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放在如何防范像策划9·11袭击的恐怖分子头目穆罕默德·阿塔一类人身上,再有的一点精力又分到防范像卢森堡夫妇(注:卢森堡夫妇被美国政府指控向俄出卖制造原子弹机密,后被判处死刑)那样的超级军事间谍身上,而实际至关重要的是:怎样防止外国政府和公司从美国窃取科技成果”,扎迪如是说。
外国脑力成为新间谍? 这位FBI头号反间谍负责人检讨说,一直以来,FBI的反间谍力量主要集中在华盛顿和纽约,以应付那些潜伏在各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内的外国间谍,而忽略了冷战之后新的间谍威胁,具体地说就是那些潜伏在每年成千上万涌入美国科技领域学习或者工作的外国公民和学生中间的人。
这些外国学者或者学生对于美国来说既是“宝贝”,也是“毒丸”。说是“宝贝”,是因为美国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因此外国的脑力成了美国科技发展的核心骨干;说是“毒丸”也很简单,包括美国的友好邻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此举视为窃取美国科技机密的最好办法。比如说圣路易斯,因为它是美国国防工业和大学科研的集中地,因此这里也就成了外国间谍云集的沃土。美国人认为,外国通过窃取美国的科技机密,不但大大地缩短了与美国之间的科技差距,同时也节省了几十上百亿美元的科研经费。
鼠标一点所有机密传回家?
扎迪警告在座的FBI反间谍分支的负责人说,英国影片中007式的间谍已经“老套落伍”了,什么偷偷摸摸拍照、美人计、专业训练等间谍技巧现在都可以省去了。
这年头当间谍“比啥都容易”,用扎迪的话说“无需频频接头,不必偷偷拍照”,只需鼠标轻点,几百上千份的秘密文件就下载到自己的移动存储器,然后传至各自的祖国,成百上千家开在美国本土的外国公司可能就是各国窃取美国科技情报的“中转站”。扎迪竟毫不掩饰地说,那些公司就把不少“敏感的情报”传回了中国。
人事主管可能是特工
扎迪当着FBI全国反间谍分支机构负责人的面说,FBI的反间谍特工已经悄然进驻硅谷公司、美国国家实验室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内。这些特工的身份均是“秘密”的,他们或者是公司的“人事总监”,或者是“经理助理”,任务就是监视公司的“间谍异常”。这些安插进企业或者科技机构的特工的身份“高度机密”,甚至连公司的一把手都可能无从知道。
扎迪透露说,从明年起,FBI全美56个分局的反间谍部门都要加强人力,其中每个分局的反间谍部门要配备至少7名反间谍特工外加一名反间谍主管。
偷整华人科学家黑档案 尽管“美利坚的钱袋抓在犹太人手中,美利坚的脑袋装在华人的头上”这话说得很有些夸张,但事实上华人在美国军工科学领域所占的比例着实不小,而扎迪的目标显然是要“看紧美利坚脑力”。
扎迪和其他的美国安全官员毫不掩饰地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间谍威胁”,因此美国联邦调查局要保持着“百倍的警惕”,死盯各种间谍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