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沛霖
李大明掰着手指历数收购大同PC事业部的好处。
精英电脑受让大同公司台式PC事业部,而大同公司也相继控股精英电脑3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购之后,精英电脑业务结构将做何调整?传统的台式PC代工业双寡头
格局将有何变化?
据悉,大同公司是台湾老牌的电器和电子大厂,仅此次并购的台式PC事业部的年销售收入就高达500多亿台币。再加上精英电脑400多亿台币的销售收入,2005年,精英电脑的合并收入将超过1000亿台币,营业规模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转型图谋初现
精英电脑中国区营运中心总经理李大明明确地告诉记者,精英电脑以前的业务主要是自主品牌的板卡和笔记本电脑的代工业务,此次再将大同的台式PC代工厂收入囊中,表明精英电脑正在逐步从板卡供应商转向系统供应商。
在大同眼里被视作鸡肋的台式PC代工业务,到了精英电脑手里就能变成赚钱的香饽饽吗?李大明解释道,一方面,精英电脑有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有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这些都对大同台式PC的代工业务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竞争力自然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大同的台式PC业务与精英电脑的现有业务完全没有冲突,连客户方面也是互补。据李大明介绍,此次并购,大同台式PC的OEM和ODM订单也将一并转入精英电脑,甚至连大同自有品牌PC的代工订单也一并交给精英电脑。这样一来,精英电脑立刻就拥有了包括惠普在内的重点国际大客户的订单,同时,对获得联想、Acer等其他知名厂商的订单也是希望大增。这样的结合,似乎已经让我们看到了“1+1>2”美好图画。
在台式PC代工领域一直是鸿海和华硕两家独大。此次精英电脑的涉足,对两大巨头是个很好的制衡,也更加符合国际厂商“两大一小”的代工伙伴选择习惯。有台湾媒体报道,此次精英和大同的联姻,甚至是惠普等国际厂商从中做媒呢。
吃好碗里的肉
当谈到此次并购对中国区业务的具体影响时,李大明坦言:“这次并购,重要的是精英电脑的整体实力将上一个台阶,对中国区的主板销售业务暂时还不会有更直接的影响。我们目前的任务还是要做好主板业务,让我们的销售量不断提升。”
2005年,精英电脑在国内的主板业务获得了高速发展,小品牌厂商的减产甚至消失、全球性的原料缺货、以及国内DIY市场成长,有力地支撑了精英电脑的销售业绩再创新高。李大明介绍,仅在DIY渠道市场方面,精英电脑的出货量就从原来的每月30~70万片,增加到超过100万片。他预计明年还会有30%以上的增长。
其实,熟悉国内主板市场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精英主板的变化。以前,精英主板将国内的主板业务全权交给总代理讯宜来打理,自己只负责研发、生产和供货,许多本该由厂商负责的工作,不是没人做,就是由讯宜代劳了。由于没有人真正深入地了解国内市场,也就更别提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做市场活动了。但是,从2005年初开始,精英电脑在北京成立了营运中心,负责国内主板市场的整体运作。现在,精英电脑与讯宜的分工逐渐明晰。精英电脑加强了与上游厂商的合作,对市场也更加关注,经常根据各个区域市场的不同情况,与讯宜一起策划各种市场推广活动。今年精英和讯宜一起策划的暑促巡展和校园巡展,就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李大明透露,明年,精英电脑中国区营运中心的人力将增加到现在的两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