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现代计算机发明60周年,也是个人电脑问世的第30周年。计算机以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被人们评为50年来影响人类生活的十大科技发明之首。未来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未来呢?
经中国科协批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IEEE Computer Society、IFIP等国际机构协办的“2005国际计算机创新大会(Computer Innovation 6016简称CI6016)”
将于2005年11月30日至2005年12月3日在中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活动将向社会展示在过去的60年中,世界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轨迹、信息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与里程碑式的创新成果,以及对未来16年计算机领域技术创新、教育和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和研讨。大会内容包括12场特邀报告、2个圆桌会议、2个座谈会、4个研讨会、3个产业论坛、3个技术会议(HPC-Asia 2005、GCC 2005、IFIP NPC 2005)、展览会、招聘会和媒体活动。
中国计算机学会诚挚地邀请你参加国际计算机创新大会的各项活动。大会的特邀报告、圆桌会议、产业论坛、媒体活动、展览会、座谈会、系统软件特别会议、人才招聘等内容对社会免费开放。请访问大会网页了解细节(ict.ac.cn/ci6016/.)。
特邀报告(12场)
“国际计算机创新大会CI6016”从学术界和产业界邀请国际级专家,分享他们对计算机科技创新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以及对计算机教育、市场和社会影响的看法。大会安排特邀报告共12场,其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第二个世纪”、“计算机教育趋势”、“芯片创新趋势”、“音视频和信息技术的融合”、“高性能计算机”、“可信计算”、“按需计算”。讲演者既有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前主席,也有中国生产的业界的专家。
圆桌会议(2场)
1、计算机创新趋势:重点讨论计算机创新的历史规律,以及今后16年的创新机遇与挑战。
2、计算机教育:重点讨论未来计算机教育的市场需求、知识结构、培养计划和就业特点。
产业论坛(3个)
大会安排3个计算机领域的产业论坛:“3C融合与发展”、“下一代网络发展”、“计算机创新”。
展览
大会设置了1500平方米的展览展示空间。30多家参展单位包括联想和曙光等国内企业、Intel和IBM等跨国公司、中科院计算所和北航等院校、新浪网和计算机世界等媒体。
技术会议(3个)
CI 6016包括以下三个技术会议:
1、第八届亚太地区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HPC-Asia 2005)
2、第四届网格和协同计算国际会议(GCC 2005)
3、第二届IFIP网络和并行计算国际会议(IFIP NPC 2005)
招聘会
中科院计算所等单位将现场招聘计算机人才。
会议主席
Guojie Li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Wei Zhao (Texas A&M, USA)
程序委员会主席
Zhiwei X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odong Zhang (William and Mary, USA)
会议指导委员会
Ian Foster (ANL, USA)
Jean-Luc Gaudiot (UC Irvine, USA)
Tony Hey (UK e-Science)
Guojie Li (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
Kai Li (Princeton, USA)
Lionel Ni (HKUST, China)
Satoshi Sekiguchi (AIST Japan)
Zhiwei X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odong Zhang (William and Mary, USA)
Wei Zhao (Texas A&M,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