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卿)前天,中关村大街派出所接到20余名鼎好电子城商户报案。商户称,他们被鼎好一商户扎走价值近百万的电子产品,本周一,扎货人突然“蒸发”。
商户郑先生说,上周二,扎货人金某给其打电话一口气要了几百条内存条,“他在电子城经营了近四年,商户对他基本没有防备之心,”周五时,郑先生按照金某的要求如数供货,金支付了部分货款,承诺在本周一也就是31日结清剩余的5万余货款。“到了周一下午
,他的手机就关机了,第二天柜台都没人来了,怎么也联系不上。”其余商户和郑先生遭遇相差无几,被金某扎走的内存条等电子产品价值近百万元。
记者在扎货单上看到,上面写着内存的条数和货款,一个潦草的“金”字签在了货单的右下角。商户说,这就是中关村商户索要货款的一种凭证。
电子城企划部负责人姜惠平称,电子城一直劝告商户用现金交易,或者签署正规合同,但在现实操作中,商户间扎货还是比较普遍,“扎货就要承担扎货人逃跑的风险,商户都是心知肚明的。”
“并非是我们愿意扎货,在中关村不扎货,很难做生意。”郑先生说,扎货是建立在商户之间十分脆弱的诚信基础上,一碰到市场不景气,这种脆弱的诚信随时都可能崩溃。“有些商户经营不下去了,临走时狠扎一笔便消失,而且目前还没听说谁因为扎货逃跑后被惩戒。所以商户被骗后基本都自认倒霉。”一名在中关村经商数年的商户说:“现在市场急需一个制度来规范扎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