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贾平凹在新浪博客上的免责澄清声明显示,中国的博客大战已经散发出异味。
博客的本意,是个人记录并展示自己的心灵空间,通过真诚的文字建立一个精神交流的网络平台。它本来是互联网带给人类的新伊甸园。
自由记录,无限制表白,每一个个体都将成为发光的媒体。
它的出现,已经更新了传播的定义,不受屏蔽的世界已经到来———你可以撒谎,但有博客的存在,将能即时纠正媒体的说法;你不报道,因为它的存在,博客们总会揭露事实的真相。只要你想知道,它就能给你。
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在、透明的监督平台,任何人想逃脱追究都不可能。因为没有功利,它不能带给你钱财,所以成了纯粹的世外桃源。
从2002年开始的博客运动,整体上还是健康的,且以其勃勃生机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博客已经成为第五媒体,好多人已经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在浏览门户网站之后,接着就会打开它。他们被里面公平、坦率的论争所吸引,乐于加入其中分享诸多快乐:知识的快乐、争论的快乐以及结交同道的快乐。
在自我表达成为时尚之后,我们时代智慧的经理人看到了商机。博客网站建设如夏日的荷花,争相开放在互联网的水面上。为了吸引人气,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打激进牌的有之,打色情牌的有之,各路兼打的有之。一时间,会写几个字的都接到了博客邀请。“零准入”使博客人数激增,也使得许多网站平庸缺乏特色,生之日即死之时。
在这种情况下,后起的博客经营者便高招迭起:动员各界名人加入博客。一位博客说得好———“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而名人的榜样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申请个博客与名人做邻居成为新时尚,平时我们只能通过媒体了解到名人一点蛛丝马迹,如今却可以光明正大地闯进他们的博客,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思想。
作家余华、青春偶像郭敬明、超女探花张靓颖、解说员韩乔生、学者余秋雨等各色名流粉墨登场,一时间花团簇拥,美不胜收。人气榜每天几十万的点击数,令博客频道大放异彩。与此同时,那些兢兢业业的博客们沦落为“沉默的大多数”。
一份名为《博客行为与心理简析》的文章,把博客分成“神人”“明星”“钻营”“自我”“图谋”“清高”“掺和”“黑洞”八种类型,有趣,但归纳起来,不外乎炫技、展示和学习。名人效应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让博客变成了名利场,除了几个认真的名人和读者真诚地交流着外,大多数名人在此炫耀影响力,点阅粉丝,扩展名气,推销产品。这当然使得所有的博客失去了心理平衡,出名的考虑超过自我表达而成为第一要务。于是便有了提高点击率的潜规则:色情、性。也有了假借文学大师贾平凹名义的行径。这实在是畸形博客市场下的闹剧。
名人们笼罩博客既非己意,我不妨借一个叫做“老虎庙”的博客的话提醒诸位:“因为要说话,所以要Blog!您能否在这里也可以开始说一些稍许自然的话语呢?您能否也可以在这里不为名利而继续耕耘呢?以后的日子里,你们将会很累,这里不是粉丝们寻你们踪访你们迹的花房,尽管粉丝会有很多,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没有对偶像的个人崇拜就使得粉丝们无所适从的时代。博客不是个人主页,不是积累无形资产的货场,这里不会为你的光辉形象增添质量。诚然,博客是零编辑、零技术而人人可为之的东西,但有一点却并非为零,这就是开明的思想。为此,你得为应对激烈的探讨时刻准备好一份心境。因为博客是思想者的大篷车,博客是反偶像、反粉丝、反贵族、反奴性的人民部落。”
为此,我们奉劝那些正热衷于把博客变为网上名利场的伪bloger们,作为学习的对象,认真看一下中国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老人的博客,然后扪心自问: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写博客?(n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