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前手机维修质量低下、价格高、消费者普遍不满意,有业内人士分析,主要由于手机维修进入门槛低,维修实行自由定价,缺乏监管。
1)手机维修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对于一些个体手机维修店来说,既不需要维修人员有相关的技术证明,也不需要一定的资金规模,手机维修店是否真有维修手机的专业技术很难考证。因此,一些个体商人瞄准了这个市场,找个店面,再找个对电器维修一知半解的人坐着,就做起了“专业手机维修”的生意。有媒体报道说,某地一些手机维修店的技术人员,仅培训了5天就挂出了手机专业维修的牌子。手机维修中滥竽充数的情况可想而知。
2)各手机厂商售后服务“下放”给渠道商的做法客观上为“李鬼”维修点开了方便之门。早前,由于一些手机厂商忙于营销“作秀”抢占市场,将售后服务“下放”到各经销商处负责;而经销商本身并无足够的专业队伍,也只能把这一责任再“下放”,使得不少手机维修点都是顶着“某品牌特约维修商”的牌子在做着自己的生意。有一些手机维修点自称是某品牌的特约维修点,但却无法出示相关的授权证明。
3)手机实行的是市场自由定价的做法,物价部门并不介入定价。由于没有一定的价格参照标准,不少维修店都是“信口开价”,消费者要修手机也就只能忍受这样的“行情”了。(c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