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对话IBM大中华区副总裁于雪莉:痛并快乐着
网友【老编】 2006-12-04 21:23:19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作者:刘梅

对话人: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全球服务部总经理 于雪莉

《中国计算机用户》周刊总编 段永朝

于雪莉

她是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即使不是她的员工,也会对她满怀敬意。22年的IBM工作经验,使其才能与经历一样丰富。

8月18日,在赛迪集团举办的中国IT服务年会的颁奖仪式上,IBM大中华区全球服务部一举荣获了七项大奖,其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全球服务部总经理于雪莉被评选为“2005年中国IT服务年度人物”。

作为为IBM全球业绩做出一半以上贡献的功臣,IBM服务部门的地位也显得更为重要。而作为大中华区全球服务部当家的于雪莉女士,肩上的担子也显得日渐沉重。

9月8日下午,盈科中心。“2005年中国IT服务年度人物”于雪莉接受了《中国计算机用户》周刊的独家采访。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过程中,于雪莉的优雅自信、热忱大方、亲和友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帮助客户成功是我们的目标”

段永朝:现在说转型和服务,大家都在学IBM,你是否担心大家学完之后“长得都差不多”?

于雪莉:几乎每家公司都往服务方向转型,大家以后会不一会一样?绝对会,这只是时间问题。而IBM服务要做的,就是要了解IT行业的趋势,比别人快一步。

我们有些产品五年前是技术一流的,但是过一两年就被别人模仿了,变成了大众化的商品。如果你想比别人快的话,就要不断往价值链的高处走。这是我们做服务永远的挑战——如何比别人快一步。

IBM为什么转型做服务?我们不是为了服务而服务。从IBM近百年的历史来看,服务的理念一直存在。现在我们超过一半收入都来自于全球服务部。我们服务部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

我们发现在IT的价值链中,我们能做的事情越多,对客户带来的价值就越高;带来的价值越高,就更能了解客户高层领导的思维,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向服务转型的原因。出于这个目的,我们收购了普华永道,令我们专注于向“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转型。

实际上,做服务最难的是行业洞察力。因为客户相信“谁能帮助我的业务进步,我才会选择谁”。

段永朝:很多人和很多公司都在讲“以客户为中心”,但是越简单的道理往往越容易被忘掉。IBM如何让客户感受到真的把客户当作中心?

于雪莉:“以客户为中心”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来。首先是IBM要具备行业的知识,了解行业的竞争的环境、客户需求和发展趋势。了解客户所面临的问题,这其实是最难的。

在了解客户需求之后,我们才能决定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且以最快的速度帮助他们来实施。比如一般的ERP项目,比较常规的实施时间是一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一年的时间,客户已经感到有些来不及了。

ERP可能还好一些,如果是CRM的话,还是用跟以前一样的方式来实施,就会更来不及,客户的客户时刻在发生变化,他们的IT是否能跟得上?我们就要和客户找到一个好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从IT架构、业务流程、应用等方面,把业务变得更有效。

IBM的好处在哪里?从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提供全价值链的战略服务。例如我们的“百大”客户,他们非常需要战略伙伴的支持,他们不仅要IBM提供应用方案,还需要IBM在财务、研发上,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这也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另一种体现。

不怕新问题

段永朝:IBM在群众眼里值得信赖。原因是因为它是IT的“老革命”。“老革命”解决老问题没有问题,“老革命”还要解决新问题,怎么让群众相信他?

于雪莉:中国谁也没有做过的项目,不管是IBM还是其他厂商,都不一定有100%的把握做好。但是,就像有人说IBM,“大也有大的好处”。IBM在中国没有做过,并不表示IBM在国外没有做过,或者说类似的项目并不是没有做过。IBM强势在哪里,就是在于它会把国外的经验和当地的特点结合,创造出一个本地化的解决方案,同时具备国际性经验。

很多人把IBM想像成外商,实际上通过多年的努力,IBM一直在力求本土化。我们最主要的队伍是本地的队伍,还有一些国外的专家。我们经常会把这些国内的专家送到日本和欧美去学习,各地取“经”,回来之后再贯穿到怎样去帮助本地客户实施IT项目。

“不止谈战略,还做具体实施”

段永朝:如何突破在用户心中,“硬件很硬、软件很软,服务更软”的问题?

于雪莉: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可以探讨这个问题。第一个是IBM的服务内容,IBM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地方在于,我们不单单是咨询公司,我们提供的是端到端的服务。

而且我们不只是从概念上说如何实施,而要将这个要领实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并不仅仅谈所谓的战略,还会从时间上、组织上等等各方面,一起来具体地实施出来,这对于获得客户的信任也会提供帮助,也是我们竞争的强点。

另外一点说的是随需应变,我们更想达到的目的是实现客户业务的随需应变。我们不仅谈KPI、ROI、解决方案的内容,还要跟客户谈这个项目对客户业务上的收益是什么?很多的项目并不是CIO不愿意做,而是CEO愿不愿投资做这个项目,他们在决策之前需要看到一些非常实际的内容。所以对每一个项目,我们都会为客户做一个仔细的财务分析。

客户尊重,身心愉快

段永朝:做生意要讲究回报,可能有些生意你是不做的,IBM有没有“选择客户”的这种想法?

于雪莉:选择客户我觉得可能会有点……(思索中)。做服务这么多年了,最怕的事情是什么?怕客户方面的不理解。什么项目光靠IBM是做不出来的,绝对需要跟客户密切的合作。

另外,在合作项目的时候,我们与客户的关系是“共生”的。在合作项目的时候,如果客户的想法是“这个项目成功对我非常重要,IBM只是帮助我来成功,所以我要好好对待IBM这一批人来帮助我们成功”,这是非常正确的一个想法。

IBM顾问感觉受到客户尊重,这样的合作项目就会非常快,非常好,而且有效。有问题马上就可以跟IT经理或老总们一起来做决策,这个项目就做得非常顺利,这种时候,参与项目的顾问真的是身心愉快。

如果不是这种互相尊重的合作,做一次两次还可以,再以后的合作我们就会想一想。(笑)我有时候开玩笑说,合同签得快并不一定是好事。双方决定签合约之前一定要有沟通,把话请清楚: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要谈谈双方的想法,要充分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对项目很重要。

“越痛苦越快乐”

段永朝:在IBM服务工作时间很长,你觉得快乐在哪里?

于雪莉:其实也有很痛苦的时候,越痛苦越快乐。做顾问做久了,有时会遇到一些难题,刚刚开始跟客户谈项目的时候,担心客户不接受,在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共事后,与客户共同把项目做成功,那种感觉是非常好的,这是所谓的钱、位置替代不了的。事情本身有价值,对客户也真的有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段永朝:你谈客户的时候记忆比较深的事,能讲一小段故事吗?

于雪莉:以前我在另外一个国家做一个国外的客户,他的要求非常多,而当时的顾问群都比较年轻,客户对本地的顾问蛮不尊重的,而对国外的顾问比较好。当时我就提出他们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国外的顾问可能有你所希望的硬功夫,可是跟你沟通畅通不起来的,因为你听懂他的话,他听不懂你的话,所以这需要与当地的顾问一起来做。

客户冲着顾问发脾气、拍桌子。我当时真是火大了,我也拍了桌子。我发脾气不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顾问不好,而是他们这样下去如何对自己的公司做出交待?我拍桌子的目的不是发脾气,我的目的是希望客户能把项目做好。之后,客户对我们的态度完全改变了。(笑)

段永朝与于雪莉亲切会谈

三年后IBM还是不是第一

段永朝:现在你所处的位置要操心的事情更多,跟以前直接面对客户已经大不一样了。这个时候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于雪莉:现在大部分时间我不用直接面对客户。说实话,其实我们最快乐的时间是面对客户,了解客户的要求,跟他们一起来做事情,这时候你会感觉比较有价值。在我们做服务的人员内部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客户里面最不好的一天,也比在公司内部最好的一天好。”(笑)我们都相信这句话。

我现在更多的时间,是考虑战略方面。几千人的队伍,我们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我最担心的是,三年之后IBM还是不是第一,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不是足够?今天如果我不去做这些事情,等到事情来临再去做是来不及的。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另外,怎样把IBM IGS大中华区的地位提高,也是我的挑战。

IBM也离不开他们

段永朝:我们接触了很多客户,听到大家说很痛苦,原因在于IT太复杂。这方面IBM是否有什么想法,能够让客户轻松愉快地工作?

于雪莉:外包在中国还不算非常普遍的事情,但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了。国外的客户为什么更容易接受?外包到底有什么的好处?他们为什么欢迎这个事物?

外包就像是一个雇用英国管家,家还是你的,我们只是帮助你管理。外包不是把一块业务切出去给了IBM,而是把IBM拉进来,套用Intel的广告词,就是“IBM Inside”。(笑)

而且当客户和IBM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IBM不仅仅解决客户IT方面的应用问题,对于客户的其他业务也有会很大的帮助,IBM会和客户一起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外包专注于客户的利益并不是简单的跟客户做一个交易,而是帮助客户如何获得成功。我们希望IBM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厂商,更多的让大家感觉到IBM是帮助客户实现其价值的厂商。

段永朝:有些客户会这样想,如果我们买了IBM的产品,离不开IBM了怎么办?

于雪莉:IBM也离不开他们。(笑)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4 21:23:19  回复

回复/评论:对话IBM大中华区副总裁于雪莉:痛并快乐着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2.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3.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4.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5.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6.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7.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8.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9.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10.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11.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12.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13.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14.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15.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16.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17.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18.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19.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20.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21.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22.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23.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24.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25.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26.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27.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28.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29.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30.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31. 美国留学的政策大变?众多名校陷入财政危机,扩招中国学生?
  32.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33.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34.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35.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36.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3.143.255.90, 2025-04-27 15:25:34

Processed in 0.08901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