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全行业防范平板电视购买和使用风险
魏宗凯
“对于平板电视(包括等离子和液晶),消费者一直是既爱又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家电专家陆刃波昨天在“中国平板电视发展论坛”上剖析产业当前瓶颈时称,由于过早
进入价格战阶段和“三包”服务的缺位,现在购买和使用平板电视,仍有一定的风险,而这需要全行业来防范。
价格战使利润降低
论坛主办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给出的数据显示,作为平板电视价格风向标的中国生产的42英寸等离子和中国生产的30英寸液晶电视,一年内分别从2万元和1.5万元左右下降到万元以下和7000多元,消费者在一年内承受了一半价格的损失。而同时另一组数据显示,在上海市场上,每两台彩电的销售中就有一台是平板电视。
陆刃波称,在上海、北京等特大城市,平板电视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CRT彩电,但另一方面让人担心的是由于过早进入价格战,或者叫做价格早熟(上半年平板电视价格降幅已经高达50%,估计下半年价格还会下调30%),平板电视不仅使得消费者要承受价格暴跌的心理落差,同时也造成全行业利润不断降低,上游面板制造企业已经出现亏损,而整机厂商和渠道商的利润也被摊薄。所以说,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以防范就会再现当年传统彩电的全行业亏损。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宁则给当前过热的平板彩电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他认为目前市场仍以传统彩电为主流,而且平板电视面临价高、耗电、质量不稳定、市场服务混乱等问题,仍需全行业冷静思考。
售后服务成投诉重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售后服务标准,平板电视日益成为消费者投诉重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透露,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接到多起消费者关于平板电视售后服务的投诉,主要原因是平板电视服务标准政策缺失造成售后服务和保修期限不明确。
武高汉称,根据1995年颁布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电视并不包括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