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恩 实习生余大锐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
杨洪在普通深圳人当中的知名度并不是特别高。然而,在国际汽车电子巨头眼里,他却是公认的“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杨洪1963年出生于江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清
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历任陕南航空大学团委书记、深圳西万公司副总经理。1993年临危受命,组建深圳市航盛电子公司,担任总经理,将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带出困境。杨洪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欲成大业,须先行大道。航盛能有今天,靠的不是争一城一地之得失的‘术’,而是行大道、图根本、谋长远。航盛的国际化战略正全面启动,航盛的未来充满希望!”
靠“笨功夫”高速成长
在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接待室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很多大幅照片,都是航盛与通用、福特、大众、菲亚特、日产等当今世界多个汽车业巨头签约、合作的镜头。短短的11年,由年产值不到100万元急增到12亿元并成为国际汽车业巨头的整车配套商,航盛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确实惊人。面对成绩,杨洪却说:“航盛能有今天,靠的是‘笨功夫’,没有当初的艰难拼搏,苦练内功,哪会有航盛的今天?!人一己百,笨鸟先飞,永远是我们立业的根本!”
谈及自己的职业经历,杨洪说:“我最早的职业是大学老师。如果单从个人喜好而言,我愿意当一辈子老师。但我是一个组织观念很强的人,学校让我当团委书记,我虽然不是特别喜欢,但还是服从安排,一边教学一边开展团委工作,这两项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正是这些经历,使得组织上对杨洪的协调、组织能力和个人品质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踏实内敛和责任心强,成了他临危受命最重要的原因。
1993年,刚组建航盛并担任总经理的杨洪面临重重困难:骨干员工走了大半,一些业务经理开办相关企业,瓜分了公司有限的市场资源,产品技术资料严重缺乏。多家供应商上门催债。面对困难,杨洪没有退却。开发产品时,没有图纸,他凭着多年的技术经验,拆开线路板,从实物反推,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描绘线路图,做出样品后再调试。凭着这股蚂蚁啃骨头的韧劲,杨洪和同事硬是用手工一张一张绘出产品图纸。
“那时候每天睡觉不超过6个小时。”杨洪带领班子成员和业务员四处跑市场,整车厂进不去,就先从配件市场入手;近处的市场进不去,就找偏远省份,一点一滴地积累。面对索债的供货商,他拿出产业研究和企业发展可行性报告说服债主,使他们相信航盛能将汽车音响事业做大做强,从而放宽还债和供货的条件。一位在最困难的时候一直支持杨洪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杨洪是一个既有国际眼光和远大胸怀,又肯下笨功夫的人,我当初就断言航盛的前景一定会好,但没想到他会做得那么好,航盛的发展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借“天下力”提升技术
“做企业除了笨鸟先飞,更关键的还需要创新精神”。务实与创新相结合,是航盛的企业精神,更是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过人之外。杨洪告诉记者,1998年初,神龙富康需要高档轿车音响,这给航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仅靠自身开发设计,当年的航盛远远不具备这个能力。杨洪果断决策,巧用“借船出海”战略,与韩国南盛电子合作,利用其30年汽车音响设计、制造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流的现场管理经验,实现神龙、航盛、南盛三方共赢。
通过这次合作,航盛仅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当年为神龙富康批量配套供货,创造了汽车音响行业的奇迹,得到了神龙汽车公司与法国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缩短了航盛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加速了创新进程,迅速地提升了产品研发能力。继神龙汽车之后,还相继开发了天津丰田、东南富利卡、风神轿车等高档汽车音响产品,通过了日产汽车的质量体系评估,获得供应商资格。
除了“借船出海”,航盛还摸索出“借梯登高”、“借鸡下蛋”、“借腹怀胎”等一整套洋为中用的“借力战略”,整合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本、人才、管理和市场资源,化他人之力、天下之力为自己之力,航盛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