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曼文
8月中旬,新任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产品部总经理刘洪就职后首次面对媒体,刘洪一直是国内软件界的知名人士,曾任IBM Lotus中国区总经理。刘洪公布了惠普软件在2006财年的主要出击方向,可以概括为“四大行业,两个重点”。四大行业即电信、金融、公共事业、制造流通业,两大重点即IT治理和SOA。惠普软件在2006年的其他相关策
略都将围绕这些核心要素展开。
刘洪认为两个重点使IT部门实现从胡萝卜到大棒的转变。
四大行业成为全球侧重点
刘洪称,新任惠普全球CEO上台后及全球的调整使惠普全球都将关注四大行业。首先是电信业、网络服务商,其次是金融行业,第三是公共事业、政府部门,第四是制造业及流通领域。而OpenView也将从人们习惯认识中的基础设施管理工具转为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刘洪针对其对于OpenView中国业务的理解,将软件业务分为三个阶段:技术阶段,品牌阶段和深入行业阶段。现在OpenView正处于从技术到品牌过渡的阶段。
刘洪坦言,虽然惠普软件在行业里有所渗透,但是目前还不是特别成熟,这是惠普软件努力的方向。现在就是要树立一个好的品牌,让用户有一个好的认知。从刘洪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此次惠普软件将坚持把OpenView打造成强势品牌。
从胡萝卜到大棒
刘洪称,惠普软件在2006财年关注的两个核心将能够使IT部门在企业内的地位实现从胡萝卜到大棒的转变。
“IT服务从产生时,就是一个胡萝卜,是IT部门伺候业务部门或者服务业务部门的一个胡萝卜,但是自从有了IT治理,或者有了OpenView Compliance Manager,那我们就成了一个大棒,对业务部门的影响就更加有力。”刘洪认为,在加强了IT治理和SOA建设后,IT流程的规范性将是不容挑战的,软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报表和文档将成为对业务部门有威慑力的“大棒”,而此前只是辅助业务部门的“胡萝卜”。IT治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IT流程,SOA是能够让企业更深入地去管理企业的应用架构,而不仅仅是那些设备。还可以更深地渗透到应用里。
实际上,目前IT治理已经成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一大武器,而公司治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美国资本管理当局要求在美国上市企业,在2006年底之前必须通过《萨班-奥西利法案》的认证,这个法案实际上是对企业审计、治理的一套规范。在《萨班-奥西利法案》里规定,如果不是用IT的手段来审计的话,那么交易的原始记录,至少有70%被审查,如果是IT的方式,只有15%被审查即可。《萨班-奥西利法案》本身对IT也有一些规定。国内有很多家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都在美国上市。这些国内企业也都需要通过《萨班-奥西利法案》的审查。
刘洪认为《萨班-奥西利法案》赋予了CIO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权力,就是强制企业的业务和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惠普以OpenView Compliance Manager为代表的产品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不仅仅帮助企业去实行《萨班-奥西利法案》,而且能够实现对企业效率更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