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然
8月8日,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正式诞生。
这个年轻的合作组织背后,活跃着九家企业的身影,它们分别是思科、Microsoft、惠普、联想、ZTE、神州数码、用友等,“盟主”则是中国电信集团。
8月8日当天,中国中小企业联盟签约仪式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曲维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到场并讲话,代表了政府对这一联盟的重视与肯定。
与之呼应的是,签约会上,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神州数码总裁郭为、用友总裁王文京、思科全球副总裁林正刚、ZTE高级副总裁史立荣均到场。而因事不能参会的联想总裁杨元庆、Microsoft全球副总裁陈永正等也通过大屏幕表达了对这一联盟的祝福。
高度敏感于市场冷暖的企业老总,一致的态度背后是不断升温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诱惑。
中小客户大市场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透露,中国GDP的55.6%,工业新增加值的74.7%,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国专利技术的65%,技术创新成果的75%以上和新产品的80%,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占到就业岗位的75%。
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宏观政策方面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一种世界性趋势。
思科全球副总裁林正刚持同样观点。他说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0%,美国中小企业的增长率为8%,而中国这一增长比例为16%。
与此同时,与美国中小企业相比,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却差强人意。截止到2004年上半年,国内近63%的中小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1.11%,85%的企业对网站的应用局限于宣传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而在美国,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则占75%。
中国有多达2000多万的中小企业用户,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曲维枝说,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主体。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高低。
与国外中小企业相比,中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电子商务方面的不足,既是差距,同时也代表着一个新市场。这一新兴市场呼唤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相对应。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特别强调大企业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与苟仲文的倡议相呼应的是,中国中小企业联盟是由九家企业组建而成,中国电信成为这一联盟的实际发起人和组织者。分析这九家企业的从业背景,中国电信是中国最大的基础电信网络运营商。它在联盟中扮演了核心平台运营商的角色。Microsoft以软件产品的优势,在联盟中担纲了应用提供商(AP)的角色;而思科、联想、惠普、ZTE等则在联盟中扮演了设备提供商的角色(EP),提供相关的硬件产品和集成服务;而神州数码提供联盟价值链最末端的客户服务,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实施,运维培训等。
通过核心平台运营商的网络和平台号召力,应用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和客户服务提供商共同组成了以四大关键环节为主体的新的开放式的中国中小企业价值链,开始了新商业模式探索和新产业生态价值链搭建。
而这一新的尝试无疑有着政府支持和市场需要双重背景。
新联盟叫好更需叫座
被签约企业冠以“盟主”之称的中国电信集团老总王晓初对联盟寄予殷切期望。除北京主会场之外,上海、广东等中国电信各省市分公司都设立了分会场,并在现场连线互动联盟签约,从中可看出中国电信对这一联盟的重视。
不仅如此。对于王晓初来说,他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的期望直接与中国电信的转型战略相关。
中国电信今年初提出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的成立,不仅使2000万的中小企业用户给中国电信带来现金流入,而且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将聚合强大的产业链新能量。
对思科、联想、惠普、ZTE等企业来说,中国电信的品牌号召力带给中小企业用户的信心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价值链环节的软、硬件产品和客户服务品牌搭建起的价值链具有品牌共振放大效应,将促进对2000万中小企业用户的市场开拓。
但对中国电信和联盟各成员来说,掘金2000万的用户市场虽然前景诱人,但并非坦途。
挑战可能来自这几个方面。联盟成员之一—点击科技董事长王志东说,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从表面看是企业预算资金的制约,但从深层次分析,其背后则是IT厂商未提供合适的创新融合合作模式。融合成为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重要的品质,那对中国电信及其联盟伙伴来说,如何建立紧密有效、利润分成共享的商务模式就是一种挑战。
目前联盟处于初始建立阶段,较为简单和初级,合作模式也较为明晰。联盟各方主要在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和渠道推广方面合作。联盟共有核心平台运营商、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和客户服务提供商四个关键环节,分布这九家企业。作为开放式联盟,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时,联盟成员如何从战略合作过渡到实质性业务合作,并建立合理有效的利润分成方式,以使日益复杂的价值链得以持续,就成为联盟成员,尤其是做为“盟主”的中国电信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从目前加入联盟的成员背景看,主要是运营商发起,IT厂商参与,但在联盟中却缺少消费电子巨头的身影。去年,中国电信曾和消费电子巨头长虹签约,合作目的是为中国电信的转型战略做铺垫。中国电信要将其转型战略顺利落地,除积极搭建和IT厂商在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价值链上的合作外,在联盟中适时吸纳消费电子巨头的参与,既使联盟可能获得新的扩张空间,又将使中国电信的转型战略更具有张力。
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成立的初衷是解决企业的信息化问题。拥有7万多家中小企业客户的神州数码的总裁郭为认为,企业信息化分为四个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企业内部网络应用阶段、企业间涉网交易阶段和全球性运营阶段。
目前,联盟所着力的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网络建设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应用,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缺口、商务机会匮乏和交易量较小的问题。在联盟中如果有金融机构的加入,使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的信息化加金融解决方案服务,也许将会为联盟找到新的市场机会。北京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在知悉联盟成立消息后,就表示了类似的合作意向。
2000多万的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将不同于简单分散的消费终端市场,这个市场具有集团用户的某些特点,这些商业客户无论对中国电信还是联盟各方来说都是优质客户资源,即便挑战再多,也值得倾力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