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IT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管理已成为IT企业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资本营运综合能力的体现。与国外相比,从整体水平上讲,中国IT企业的知识产权运作状况、法制体系、市场体系仍存在很大差距。跨国公司大多是以科研为主导,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同时,其在中国的发展也依靠了知识产权,且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而中国本土企业对研发的重视则相对滞后于对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质量控制等的重视。中国本土企业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成为了IT行业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日,由中国软件联盟、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书生公司承办,新浪网协办的第87期IT沙龙就将主题定为“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本次沙龙邀请到北京市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研究所副所长全国彤作为特邀主持,中国软件联盟秘书长邹忭,北京大学民商法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博士郭德忠,大成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律师邹振东,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经理赵黎等业内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集聚一堂,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知识产权的管理结构
知识产权管理是否需要独立的部门来进行?在这个问题上,大唐电信的赵黎女士介绍了大唐的做法。大唐电信设立了一个专职岗位来负责专利管理,赵黎便是专利管理经理,负责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等的管理。目前,大唐还没有设立单独的知识产权部门,不过,公司的高管层的一位副总裁在管理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2005年,公司进行了调整,将技术管理部和运营管理部合并,其中,技术管理部负责研发项目的管理、ISO9000和客户服务。另外,公司每年对五六个分公司统一进行知识产权培训、专利检索培训等,每年举办若干期网上知识产权培训班,并还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由世界知识产权中心举办的培训班。
赵黎提到,知识产权成功运作的一个典型就是IBM。有数据显示,2000年,IBM全球利润率是80亿美金,其中专利许可方面的收入是17亿,占总利润的20%。IBM依托很多年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积淀,把专利管理作为了一个可以赢利的产业来运作。
赵黎还指出,目前,中国所有大中城市都有专利代理公司,这些公司应该比较专业。大唐电信在企业内部有专利管理员,但也会找一些经过公司考察认证,并具有一定资质的专利代理公司和专利代理人替他们写专利。
中国软件联盟协会的秘书长邹忭认为,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知识产权特点,因此具有不同的管理方法。软件行业具有自身特点,行业发展不一定需要集中在专利管理。比如,联想就是从商标切入,把商标改为Lenovo,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以后在全世界可以畅通无阻。但是,驰名商标不是评出来的,而是经过市场考验打出来的。
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企业的其他部门相融合的。优秀的企业通常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乃至是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联系。赵黎女士谈到,大唐电信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也是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联系的。专利是一个法律文件,具有学士学位的人不一定就能够撰写专利;而且,国内理工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文字功底比较差,不愿意撰写专利。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大唐电信设立了“专利撰写奖”,奖励执笔撰写专利申请材料的工程师,以提高专利人员撰写的积极性。赵黎进一步介绍到,以前,专利审查阶段的时间比较长,大概是三年;后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招募了大批审批员,审查进程加快了,并采取了一些比较灵活的机制。
主持人全国彤还举了Huawei的例子。Huawei设置了知识产权部,为其自主创新提供专利撰写,该部门人员很多,并且很多人员都具有北大知识产权双学位的背景。同时,Huawei还与一些优秀的专利代理机构合作,公司知识产权部的工作人员不直接负责撰写,而是在与管理部门和工程师沟通之后,将任务委托给专利代理公司。
中国软件联盟协会邹忭对于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也提出了两点看法:第一,老总要重视,并且要结合企业的特点,使全体员工能够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第二,要有相应的奖励机制。比如,Huawei、ZTE就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
接着,来自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的吴晓东谈到,电子商务企业中,知识产权战略做的比较好的有Ebay。该公司由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支持知识产权战略,其知识产权和法律部门非常大,而且资金投入非常多,对相关知识产权和管理服务的研究也非常到位。其他电子商务企业可能达不到这个高度,因为这些企业将面临很多事务上的问题,比如资金压力、现实考虑、认识问题。但是,企业仍需要把知识产权问题上升到战略高度,当做一个生死存亡问题来考虑。
知识产权由谁做
知识产权管理从商业的角度考虑,老板权衡的是利益问题。大成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律师邹振东指出,知识产权很重要,老总其实心理很清楚这个概念。但是他在进行知识产权战略、产品开发战略、人力资本的开发战略以及其他战略平衡的时候,他就要看我未来几年到底有什么商业目标,现金流怎么安排,这样以来已经是把知识产权放在后面。在这样一个务实商业环境中,如何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加强管理的水平,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中人员、资源的调配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在国际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下,如果政府不作为的话,中国企业就会落后。所以科委会有一系列基金出来支持知识产权创新,以弥补我们企业的老板在平衡资源的时候一个捉襟见肘的现象。这是一种解决方案。
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是,专业机构,呼吁、培育、建立起像欧美那样市场体系的知识产权开发机制。实际上有很多专业的VC在美国发展,就是特别专注看技术。他最后指出,应该在加强自我人力资源、寻找投资者的同时多和政府接触。政府有基金,其中有两个是跟企业有关系的,另一个是即将要出台的,尤其是北京地区,如果企业有专利,如果是发明的话通过时审,在专利自我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可能会给一笔资金,这个资金的管理部门是北京市科委。
北京大学民商法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郭德忠博士进一步从约束机制谈到国家的法律问题。一个企业内部,在签劳动合同的时候将保守商业秘密条款讲清楚,但是还出现问题,就是外部法律环境问题了。去年年底出台的一个关于知识产权罪的司法解释,绝大部分条文都是规定定罪标准。但是美国那边还是很不满意,前一段时间还有风声说要把中国的知识产权提到WTO机构去解决。最高法院的官员对这个司法的解释就是以原有标准降低了一半,这就意味着有一大批人将因为这个标准的出台被拖进监狱。前一段刚公布了十大侵权案件,商标局已经把这些案件移送到检查机关。大的环境执法力度加强了,对今后软件企业的发展会更有利。
书生国际的知识产权管理负责人赵波从企业的规模角度谈到,IT企业一般是几十人到一百人,也是几个创业人一起去做,他们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生存,再去赚钱。民营企业小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赚钱,这个时候忽略了法律化过程。大家看不到你,老板也要考虑自己的生存状态,先要活住。等企业有了一些资金积累,然后要走向国际化,这个时候才会有这个意识,这个时候也确实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能力。
邹振东进一步指出,作为中小企业,尤其是起步阶段的企业没有这笔经费应该怎么解决?这个时候应该是政府做的事,应该有一个简化的文本或指导纲要。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推出简单的操作文本,但这个只能由起步的小企业来用,而像书生公司这样的企业会做的更到位一点。也就是说政府做一个初级入门基础的支持,下面的中介机构做一些高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