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中外品牌无技术差异
日前,“平板崛起引发中国彩电业新变局专家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电子商会、中怡康统计机构等部门的专家,与部分彩电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就中国平板彩电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及未来趋势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优势,继续引领中国平板市场,使中国彩电业结构调整进入加速度状态,外资品牌短期内难能逾越。
中国品牌持续领跑国内平板市场
中怡康公司董事长李基祥在论坛上用大量统计数据证实了中国平板品牌的领跑格局。国内平板市场5月统计数据:中国品牌在零售环节占了67.23%,从专营渠道来看,更是高达69.35%,几乎是外资品牌的三倍。就液晶而言,中国品牌零售量占77.94%,外资品牌占22.06%。
谈到下半年“两节”市场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预测:从平板电视市场价值的角度来看,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在销售额上已经超过CRT彩电,随着平板电视技术的进步,产品线的丰富及价格的走低,加之厂商双方必在“两节”有更大的促销手段,必然会促成平板电视在更多的城市成为消费主流,海信、厦华、康佳、TCL、长虹等中国生产的品牌将再次领先,有可能市场份额突破80%。
平板是赢得全球市场的历史机遇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认为:就平板电视而言,中外彩电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技术是新技术,人才是全球性的新人才。平板电视不仅给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继续领先的机会,也为中国品牌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创造了绝佳的历史机遇。近两年来,海信在欧洲取得市场份额前两名的成绩来之不易,目前还在保持150%以上的速度增长,厦华在美国市场也获得了大单。
信息产业部三所高级工程师安永成说:“就平板电视整机来讲,中外品牌已经没有技术上的差异,但在产品储备上,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还存在不足,可能有一些差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电子商会公布了《2005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研究二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平板电视需求旺盛,2005年上半年平板电视总销量已达74.1万台,其中液晶52.2万台,等离子21.9万台。在经历了二季度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之后,三季度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规模将达50.3万台,液晶电视达到了35.6万台。据课题组有关专家预测,2005年全年国内平板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185万台,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在特大城市,平板电视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CRT彩电。
陆刃波认为,民族品牌在与外资品牌竞争中取得先机的关键是,技术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功能上,还有超越的地方。在今年的CES展中,海信推出中国第一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芯片,这将彻底打破自中国生产彩电以来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的历史,从此结束了全球最大彩电制造国“无芯”的历史。这一点证明,中国彩电企业是有能力抓住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历史机遇的。
作者:□文 王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