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等离子之争尚在未定之数
韩冬
近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主办的“数字高清标准下的等离子市场发展趋势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数字高清电视未来的标准走向问题,近来为人们关注的等离
子电视前景问题,在此次研讨会上均有所讨论。
等离子拥有全球大屏幕电视九成份额
近期,在国内一些企业中流传出这样一种说法“等离子电视是过渡产品,性能和技术都不成熟,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被液晶电视所淘汰。”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指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实际上,由于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分别占据的屏幕尺寸范围不同,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因为在37英寸以下,几乎没有等离子电视的销售,在40英寸以上市场,等离子电视有明显优势,液晶面板受大规模量产以及成本、技术的限制,其在大尺寸方面还不能与等离子电视相比。在全球大屏幕平板电视的市场上,等离子电视拥有90%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有绝对的优势。
王宁认为,显示器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任何一种显示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哪一种都不可能垄断市场、一枝独秀,过高或者过低评价任何一种显示方式都是不科学的。至于哪种产品会真正掌握未来市场,现在还很难看出来。
国家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向真说,判断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要看它是否有致命的缺陷。从市场角度看,液晶在与等离子的强强对话中已逐步占据上风,但这并不表明液晶一定会成为今后高端市场的惟一。从解像度的专业角度看,以日立专利的ALIS等离子屏为例,其解像度为1024×1024,屏像素高达105万像素,百万像素已成为等离子屏技术的新高端。如果客观地将液晶和等离子相比较的话,就不难发现双方在功能和技术上各有千秋,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双方谁更适合于市场、适合于消费者;二是谁能率先突破自身的技术瓶颈。
有业内专家指出,等离子电视视野开阔,能提供更为亮丽、均匀平滑的画面和更大的观赏角度,使其更适合放置于宽敞明亮的客厅。
数字电视标准廓清产业迷乱
即将出台的中国数字电视标准,成为与会专家的研讨热点。目前,中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数字电视的试运行,部分小区整体开通了数字电视信号。按照计划表,2005年中国开始数字卫星直播业务,同时开始地面数字电视试验,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计划达到3000万户;2008年将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2015年,全面关闭模拟电视,完成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
在数字电视接收国家标准呼之欲出的关键时刻,国内各大彩电巨头迫不及待地纷纷出笼产品战略规划,爆发了一场“数字高清”大战。
针对业内各厂家力推数字高清概念,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许多所谓的高清电视都没有达到国家高清晰显示器的标准。
国家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和性能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刘全恩指出,按照信息产业部已确定上报的“数字高清显示器”草案,规定数字电视机的显示屏幕长与宽的比例一定要为16∶9,并且图像屏幕清晰度要达到720线以上。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数字高清电视,号称高清的分辨率为852×480的等离子电视,因为不能完整地输出图像格式为1920×1080i的高清晰度节目内容,本质上还不能称作高清电视。目前市面上只有日立、海信、厦华等少数几个品牌的产品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数字高清电视。
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研课题组今年第一季度针对城市消费者对数字高清认知度做了专项调研,发现有72.6%的消费者认为对数字高清概念不了解,在消费者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掌握更权威性高清标准的情况下,实际上很多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平板电视还存在高清与标清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