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 星期天 晴有雨 中国纳米产业的喜与忧
在今天的采访中,中国纳米技术的优势和取得的进展让我们感到欣喜,而在纳米技术产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采访团极大关注。
8:07,采访车队离开宾馆,前往天津开发区,参观采访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
本来计划出发的时间是8:30,因为今天天津市要举行健身长跑活动,很多天津市民参加,所以采访团提前出发了。
纳米科学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到十亿分之一米内,原子、分子和其他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被称为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应用范围包括信息、生物、医药、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和能源等领域,它不仅是前沿的科学,而且是现实的技术,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能够促进相关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到国家竞争力。
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于2000年12月6日由科技部批准成立,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拥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副主任、纳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策告诉我们,中国在纳米技术基础研究上是世界一流,具有在国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一些技术领先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纳米材料研究的SCI论文文章数目,仅次于美国;在碳纳米材料制备上,中国有数十家企业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碳纳米材料。但是,中国纳米技术研究由于种种原因,相对分散、没有整体布局,研发资金不足,缺乏原创性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缺少技术与产业化有效结合的研究,造成转化率低,在纳米产业化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位于亚洲第五。如在碳纳米材料方面,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作为原料,应用于科研和出口。
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成立,在促进中国纳米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左右,把国内资源整合起来,与各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了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北京大学研发中心、清华大学研发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中心、南开大学研发中心、北航研发中心、清华大学医药研发中心,而中科院研发中心、天津大学研发中心、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制备技术研发中心等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底将建成。
为了促进纳米技术产业化进程,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加速推进中国纳米技术工业化,解决产业化的瓶颈
问题,制定纳米技术及产品标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为国家聚集、培养工业化技术人才,组织和支持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下午,采访团在天津开发区与中新药业、华立达生物工程、天津泰达生物医学工程公司、弗兰德医药、天津海蓝德能源技术等公司领导进行了交流。他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中小企业在资金上和大企业无法相比,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知识产权是“1",生产、营销等环节是后面的“0”,没有“1”,后面的“0”都没有意义,但只有“1”也是不够的,必须把知识产权尽快转化,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效益。大家就共同关心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难和医药行业投入大、如何建立健康的医药产业环境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开发区领导和天津市知识产权局领导也阐述了正在实施的和即将实施的措施。
今天在车上,大家谈论了昨天不少记者走迷宫的故事,因为宾馆同一座楼分为南北楼,相互是不通的,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电梯前往,不少人在下楼办事后回来或串门时都发生了走迷宫的事情,给采访团增添了不少有趣的小插曲。
今天是父亲节,又是星期天,采访团领队朱宏、《中国发明与专利》李宏奎老师等还是和我们一起进行紧张的采访工作,在这也祝福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