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快讯”全新电子大屏幕宣布开播发布会现场

“新华社快讯”全新电子大屏幕正式开播
6月16日,一组组绮丽的城市风光,一幅幅企业的精神风采,正在北京站广场东侧的“新华社快讯”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精彩、震撼的画面交替迭出,强烈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的目光,它拉开了“‘百优城市、百佳企业’展播周”的帷幕,也标志着“新华社快讯”全新电子大屏幕正式开播。
经过重新规划、改造建设完成的“新华社快讯”新屏幕高22米,宽16.4米,屏幕面积
108.16平方米。该建筑造型独特、设计新颖、气势壮观,与北京站地区整体布局和风貌浑然一体。新屏幕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LED专利技术,代表了国内LED最高技术水平,成为北京站地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新华社快讯”电子大屏幕作为新华通讯社重要的户外媒体与新闻信息传播的窗口,自1988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一直承担着新华社新闻信息发布的重要任务。党和国家的历次重大活动,如“党代会”、“两会”、“价格听证会”、“海湾战争”、“国家最新政策”、“世界杯赛事”等都在第一时间实施了即时直播或播报,而成为公众快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重要信息的“窗口”。17年来,“新华社快讯”大屏幕共累计播发各类国内外最新新闻信息60多万条,近3亿字。同时,还及时播报了近万条北京市、铁道部、公安部、旅游局、东城区等政府机关的各类公益信息。
“新华社快讯”大屏幕作为新华社在北京市及北京站地区的一个对外宣传窗口,为充分展示首都北京风貌和形象,特别是在有效传播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宣传“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和张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今天“新华社快讯”电子大屏幕,不仅已成为北京站广场上的亮点、旅客关注的热点及在京其它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为保持“新华社快讯”电子大屏幕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17年来“新华社快讯”电子大屏幕进行了3次改造更新,使其始终处于国内最高技术水平。2004年7月,根据北京市政府对北京站东街地区的环境整治工程及整体布局的需要,对原有大屏幕再次进行了全新设计改造。在新屏幕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东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保证了新屏幕的基础建设与该地区的环境改造工程同步进行和按时完成,并实现了一次试播成功。同时,北京华美缘传媒机构策划的这次“‘百优城市、百家企业’展映周”也将给北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带来新颖的互动活动,为人们的生活再多一处喜悦。
“新华社快讯”大屏幕的经营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尤其是近几年的成功运作,带动和加快了屏幕媒体市场的日趋成熟,有力地推进了户外屏幕传媒产业的发展,也使自身成为户外LED屏幕行业中具有较强经营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日益受到了国内外企业界的特别关注。十多年来,共有近千家中外企业在“新华社快讯”大屏幕上发布了广告信息及企业宣传片,有效地展现和传播了自身的形象,对广泛提升企业与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华社快讯”大屏幕不仅将更加显露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更重要的是它将更加充分和真正地体现出“屏传中国,快报世界”的无穷魅力。